滙豐:債券通面對三技術問題

何嘉儀表示,債券通仍面對三大技術性問題。

【星島日報報道】債券通7月3日開通,滙豐資本市場人民幣業務發展環球主管何嘉儀表示,債券通仍面對三大技術性問題,包括稅務、如何監察在岸人幣(CNY)與離岸人幣(CNH)之間的套戥活動。不過,滙豐資本市場亞太區聯席主管陳紹宗對有關問題可望3至6個月內獲得解決感到樂觀,料將有助刺激債券通交易量。 債券通開車首日交易量為逾70億元人幣,何嘉儀指,現未有債券通最新的交易數據,但見投資者需求平穩。而目前有三項技術性因素障礙着債券通發展,其一是稅務方面,因未有清楚說明預扣稅和資產增值稅是否與直接投資內地銀行間債市(CIBM)豁免有關稅項安排相同,故需釐清債券通的稅務安排。其二是中債登未能進行貨銀兩訖(DVP)同步交收,基於風險的考慮,以致歐美的國際基金對買內地債卻步,故有待中債登解決這技術問題。 其三是由於境外投資者可選CNY或CNH經債券通買內地債,因此14家參與銀行及投資者本身的內部系統須作好準備,投資者須做好分辨CNY及CNH有關交收及對沖,參與行則要監察有否出現CNY及CNH之間的套戥活動。何指,現時投資者大部分以CNH作兌換及對沖,但實際上他們較喜用CNY,以免出現錯配情況,其中因為CNH與CNY的利率變化關係並非一致。 陳紹宗期望上述技術性問題於3至6個月獲得解決,但即使如此,債券通交易量能否大增,也要視乎匯率、息率及內地經濟的情況,並何時被納入國際債券指數,相信主動型基金早已展開投資,當納指後,被動型基金亦會參與,屆時或帶動交易量會大增。他認為,內地引進國際評級機構,有助增強國際投資者對內地信用債的信心。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