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七情與健康

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是人的精神、情志、心理變化的客觀反映。中醫學歷來重視精神情志對於健康的影響。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諸多關於七情與身心健康的論述,後世歷代醫家均甚為重視精神情志對於身心健康的影響,而調和七情亦是中醫養生的重要內容之一。中醫學認為,七情調和,精神情志狀態與心理素質良好,不僅能夠促進健康,減少疾病的發生,而且對於患病者亦有利於疾病的康復。反之,七情失調,精神情志狀態與心理素質欠佳,不僅能夠導致疾病的發生,而且能使既病者不易康復,甚至病情加重。因此,調和七情、調控心理對於現代人的健康極為重要。

七情失調與亞健康狀態

現代社會人們生活緊張,生存、工作壓力大,面對各種挑戰與誘惑多,而當前所處的知識經濟時代的信息量大,知識更新快,由此引發的情緒不安與焦慮亦越來越普遍。因此,對現代人的心理素質也形成了全方位的挑戰,而由現代社會種種因素所引發的心理危機導致人的七情失調,以致影響身心健康或誘發疾病越來越常見。

醫學心理學研究發現,長期的精神緊張、反覆的心理刺激、複雜而惡性的情緒影響是導致心理疲勞,引發亞健康狀態的主要因素。

亞健康狀態,又稱身體的第三狀態、疲勞綜合症,是現代社會中一種影響身心健康的現代病。現代許多人的感覺是:我沒有疾病,但似乎又不健康。疲勞感、焦慮感、憂鬱感、罪惡感、厭倦感、無聊感、無助感、無用感等常常是很多人的感覺,而這種精神心理上感覺也正是亞健康狀態的信號。

有調查發現,現代社會中約有60%的人處於人體的亞健康狀態。因此,亞健康狀態已經成為困擾人們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亞健康狀態所產生的種種表現亦正是中醫七情失調的表現。

中醫學認為: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並認為「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而總統魂魄,兼賅意志」。「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故長期情志失和或處於亞健康的人則易導致人體五臟六腑機能失調、紊亂而引發疾病。

由於精神與心理因素對於人們健康的影響至關重要,故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的大健康概念。更有學者提出:健康就是能對抗緊張,經得住壓抑和挫折,能積極安排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智慧、情感融為一體,生活和精神充滿生機,且富有文明意義。因此,現代對於健康賦予了更深刻的含義,即健康,是指一個人的生理正常,沒有疾病和虛弱現象,並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精神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亦即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才是一個完美的健康整體。

七情失調對於臟腑功能的影響

中醫學認為,七情屬於正常的精神生理現象,是感情表露的外在表現。各種情志活動都是自己感情抒發的生理現象,對於機體生理活動也起著協調作用。因為憤怒、悲傷、憂思、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長期壓抑在心中而不能充分宣洩是不利於健康的,甚至可以引起疾病。但若七情太過(持久、過於劇烈),超越了正常生理的適應限度,則能導致臟腑功能與氣血運行失調而影響身心健康,甚至導致疾病的發生。

喜傷心喜則氣緩。喜為心志,笑為心聲,喜屬良性刺激的情緒反應,屬心所主。笑是喜形於外的表現。經常保持喜悅、樂觀的情緒對於健康是有益的。喜笑能緩和精神緊張,使氣血通利,心情舒暢,有益於身心健康。

喜傷心、喜則氣緩,是指過喜(興奮過度)則易傷心神,導致心氣渙散,神失內守,從而導致失眠、健忘、頭暈乏力,甚或樂極生悲,產生悲痛等;極喜則易發生癲狂、喜笑不休,甚或卒死(心力衰竭、腦溢血)等。

怒傷肝 — 怒則氣上。七情傷人,惟怒為甚。怒屬於情志亢奮、過激的表現,對人的健康的危害最大。怒傷肝,怒則氣上,是指暴怒傷肝,可導致肝氣上沖,血隨氣逆,而致頭暈、頭痛、面紅目赤,嘔血、甚或昏厥等。怒不僅傷肝,而且傷心、傷胃、傷腦,故長期鬱怒,可導致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胃潰瘍等。

現代生理學認為:大怒可以使意識範圍縮小,判斷力減退,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分泌增加,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全身肌肉緊張收縮,失去理智和自控能力,更容易使人情緒失控,產生破壞性、毀滅性舉動。

悲、憂傷肺 — 悲則氣消。悲、憂均屬情志消沉、消極、低落的表現。悲、憂對於人們,尤其是中老年的健康危害甚大。悲則氣消,是指悲憂過度,耗傷肺氣,可導致氣短,胸悶,意志消沉,反應遲鈍,神疲乏力,少氣懶言,惡風自汗,機體抵抗力下降,易於感冒,加快衰老等。而且過悲、過優容易產生悲觀、頹廢、厭世、無聊等現象。

思傷脾 — 思則氣結。思發於脾,而成於心。思是人們獲得知識,對知識進行自我加工、整理,使學得的知識由量變產生質變的過程。故有「學而不思則罔」的警句。思則氣結,思傷脾,是指思慮過度,可以妨礙、阻滯脾胃的運化、升清降濁功能,從而導致神疲乏力,不思飲食,胃脘脹滿,泄瀉或便秘等。此外,思慮過度亦可傷及心神而致心神不寧,心悸,健忘、失眠、多夢等。

思慮過度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比較緩慢的,短時間內一般不會造成明顯的損害,但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潛在的危險因素。

恐傷腎— 恐則氣下。恐是心理怯弱,心理承受力低下,自信心不足的一種心理反映。恐傷腎,恐則氣下,是指恐懼過度,可耗傷腎中精氣,使腎氣不固,精氣泄於下,從而導致大小便失禁,夜間遺尿,陽萎遺精,月經失調,甚或骨軟不行,癱軟難動等。

現代生理學證明:突然驚恐,可使呼吸和迴圈功能抑制,出現呼吸暫停,外周血管收縮,使神經系統的興奮與抑制失去平衡,導致心律失常等。嚴重者,可致呼吸、心跳驟停而導致死亡。

驚傷心神 — 驚則氣亂。驚是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所產生的一種突發性心理反映。它反映了應變能力的強弱。驚與恐的區別在於:恐生於內,驚發於外,恐為漸至,驚為驟生。驚先心,亂其神氣。 猝然受驚,亂起神氣,則易出現驚悸不安,目瞪口呆、失語失聲,小兒夜啼,睡眠時身體抽動不安等。突然驚嚇,尚可使血壓升高,神經系統功能紊亂而誘發身心疾病等。

總之,七情過激、或突然、強烈、持久的情志刺激,超過人體本身的生理活動的調節範圍,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疏導與解除,就容易損傷臟腑,導致氣血、陰陽失調,氣機紊亂而影響健康,甚或導致身心疾病的發生。若長期七情失調,情志不暢,則易誘發或導致全身器質性疾病的發生,故應引起重視,嚴重者應諮詢有經驗醫生加以診治。

大量的臨床資料表明,現代很多疾病的發生、發展或加重都與情志失調有著密切的關係。例如:心、腦血管、精神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律失常、高血壓、腦溢血、失眠、焦慮症、抑鬱症等;消化道疾病,如胃潰瘍、腸易激綜合症、慢性結腸炎、腸胃功能紊亂(腹脹)等;五官科疾病,如青光眼、咽異感症(梅核氣)、神經性耳鳴耳聾、梅尼埃病等;生殖系統疾病,如卵巢功能紊亂(月經失調),不孕症,陽萎早洩等;以及癌症,如食道癌,肝癌等。

七情失調的自我調攝

七情失調的調攝,中醫總稱為調神,並有以情制情之法等予以調治。在日常自我調攝方面,主要有解憂、少思、制怒、克悲、防驚、化恐、抑喜等法。根據人們調養情緒的經驗與學者的建議,主要有以下方法:

解憂法:一是郊遊或旅遊:欣賞大自然的高山名川,既可解除疲勞,亦可以調節心情,使心情舒暢,忘記心中不快與憂慮;二是廣交朋友:憂慮時,最好不要獨處,應該走進一些樂觀開朗,通達事理的朋友中去,無形中會使自己受到渲染,忘卻憂愁;三是洗浴解憂:入浴幾分鐘,會感到輕鬆舒暢,洗去不少憂愁與煩惱。

.少思法: 一是信步郊遊,適當做些戶外體育鍛煉、擴胸運動等;二是聽輕鬆音樂,看場電影,讓大腦暫時休息一下。

制怒法:一要時常提醒自己,制怒、息怒、遇事戒怒,控制自己情緒;二要遇事注意保持冷靜,儘量避免衝動行事;三是當要發怒時,儘量使雙手靜止不動,因為發怒時,手足舞動,會增加怒氣。

克悲法:一是盡情的宣洩哭一場,讓淚水流出來,可以舒散心內的壓抑;二是在受委屈時,不要獨自悶在心裡,應找朋友傾訴;三是長籲短歎幾次,以解除悲哀、惆悵。

防恐化驚法:一是不要將恐懼疑慮埋在心裡,要儘量講出來,以化解驚恐,二是避免獨處,室內光線要明亮,適當多曬太陽,三是多與別人交談或演說,增強自信心,鍛煉自己抗驚恐的心理。

抑喜法:調節過度的喜情,除了採取中醫的以「恐」、 「悲」勝情法之外,主要應加強自我修養,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在成績與榮譽面前不要自滿,要時常想到自己的短處與不足,永遠保持一份平靜而愉快的心態。

對於如何維護心理健康:心理學家提出了一些忠告:一是愛別人,先給他人快樂,要有愛心;二是努力搞好夫妻和家庭關係;三是妥善處理好同事、鄰里和上下級的關係;四是努力精通業務,做好本職工作;五是對人、對事不要期望值過高;降低對「官」、 「錢」、 「物」念的期望值。六是堅持鍛煉身體、加強自我保健;七是加強自我修養,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與人為善;八是熱愛生活,興趣廣泛。

人的七情以及七情變化,是一種客觀存在,如何科學的調節七情,保持七情調和,使自己的精神情緒達到最佳狀態,促進身心健康,是當今社會與醫學研究的重要科研課題之一。

保持樂觀開朗、積極向上、心境坦蕩,胸懷寬廣、精神愉快,情緒穩定,助人為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自強不息,對於增進身心健康均有重要的作用與效果。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首席講師王永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