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你要看港交所市場報告?

昨天港交所發出了一年一度的市場統計報告,名為《現貨市場交易研究調查2019》,報告中主要列出了市場參與者的分類及地區分布。筆者一直都有看每個地區的交易所報告的習慣,以了解整個市場結構,對訂立策略有很大幫助。

香港交易有8成為機構

報告顯示,機構投資者佔本地市場成交金額達百分之54%,再加上交易所參與者的25%,便是79%,剩餘的21%便是一般個人投資者。這就是我常提及的「香港8成大戶,2成散戶」,而這個八二比例其實已持續多年。

這數字可能與不少新手投資者的預期出現落差。很多投資者日常很少接觸到機構投資者,因為身邊炒股的多是家人、朋友、同事等等。因此,難免會有著個人投資者充斥市場的錯覺。

事實上,金融市場每天上千億成交有很多皆由機構投資者構成,因此,若要了解市場運作,必須多留意機構投資者的操作手法。

留意地區有助訂立交易策略

此外,若看地區分佈,於外地投資者統計中,有超過4成資金皆來自內地大戶,例如他們可以透過互聯互通的港股通買賣港股,亦即大家每天都看到的「北水」數字。若投資者稍作量化分析,便會發現今年熱炒股如ATMX有很時間都由北水主導。

補充一點,其實不少本地機構投資者都使用個人戶口作交易,以減少買賣盤被訂上的機會。因為交易港股時從排盤中可以看到Broker ID,俗稱經紀牌。而由於細價股成交疏落,若大戶直接使用大型經紀牌買賣,便容易引起其他資金注意,所以為了隱藏買賣足跡,他們會以多個散戶常用經紀牌分散買入,有時亦被稱為「人頭戶口」。因此,機構投資者比率理應比港交所公布的更多。

大家不妨多留意各地區的交易所報告,絕對對訂立投資或投機策略有莫大裨益。

相關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