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愛爆卦:公審是人性必要之惡?

9月主企-3

為何我們愛爆卦:公審是人性必要之惡?
為何我們愛爆卦:公審是人性必要之惡?

從狗仔週刊到匿名論壇,人們對八卦的興趣愈加濃厚。

原來這來自爆卦的天性?還有道德教化的功能?

在批判之前,讓我們先了解公審這把雙面刃。

撰文/陳舜文

某日下午,我和幾位研究生剛結束研究討論,一起吃飯閒聊。大家七嘴八舌,話題天南地北,從疫情趨勢聊到社會新聞。「你們知道嗎?」某位男同學說:「前陣子有個男明星跟交往多年的女友分手,因為他女友爆料他到處劈腿。」一位女同學說:「當然知道啊。我還聽過他的演唱會,沒想到他竟然這麼渣。」「唉呀,」另一位男同學說:「這男星劈腿是不對,但是他前女友只因為私人感情問題,毀了對方事業,這也不太對吧。」某位同學接著道:「女方哪有不對,這種男生就是應該丟出來,讓大家知道他的真面目!」「對啊,就像幾年前,也是有個名作家,瞞著交往多年的女友,劈腿跟其他人約會。他也是在公眾壓力下,才認錯道歉啊。」旁邊同學跟著幫腔。

「各位同學,」我忍不住也插話:「請先不要激動。我們現在在公眾場所,聊這種緋聞事件還是低調一點吧。」但某位平時相當用功,常喜歡在課堂上發言的同學道:「老師知道嗎?有科學家認為,八卦閒聊是人類的天性。人類天生就擅長八卦,而且也需要八卦呢。」此言一出,許多同學感到相當驚訝。

史前時代就有爆卦?

其實,最後這位同學說得沒錯。牛津大學的演化心理學家鄧巴(Robin Dunbar)及《人類大歷史》作者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都曾經在著作中提過類似的論點。他們指出,人類是唯一具有複雜語言能力的智慧生物。數萬年前,人類演化出語言能力,進而發展出高度分工的群居社會。人類使用語言溝通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傳遞與交換社會訊息。在社會生活中,人們非常需要(而且也常常想要)知道,周圍的人究竟做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事。我們常會議論不在場的某個人,評論他的作為或性格,這就形成了最基本的「八卦」行為。

鄧巴教授進而從演化論的角度指出,人們熱愛的八卦題材也是演化而來。簡言之,演化論認為生物的行為基礎是為了繁衍後代,由於擇偶或「性擇」是影響個體基因流傳的關鍵,因此與「性」有關的人際關係或社會事件,自然成為閒聊的焦點。我們總是想知道現在誰與誰在一起、誰又與誰分手、誰其實是感情騙子等資訊。獲得這些資訊之後,我們便知道可以與誰交往,必須留意誰,或要和誰保持距離。也就是說,人們之所以對他人的情感關係津津樂道,可謂天性使然。緋聞八卦對人類生存和繁衍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然而這種根據生物演化理論來解釋現代人類心理與行為的說法,看似言之成理,但還是要留意,避免過度推論。生物學家顧爾德(Stephen J. Gould)曾嚴詞批評演化心理學的觀點,認為這種以生物演化角度來談現代人類行為的說法,往往無法提供實質證據,只是「編故事」而已。畢竟,除非發明時光機,否則我們大概永遠無法知道,幾萬年前的原始人類是否真的會蹲在山洞火堆旁,八卦隔壁部落的多角戀情。

輿論的道德教化可能?

話說回來,即使不扯到史前時代,八卦閒聊對現代人而言,是否真的具有正面功能呢?的確有可能。實驗顯示,當兩人聚在一起分享對於不在場第三人的厭惡感,他們感覺更親近,而且更加信任彼此。換言之,八卦閒談似乎可以促進人們團結。當然,這種效果只限定於參與八卦活動的成員身上。

再者,許多心理學研究都發現,八卦還可能維持社會規範。例如在群體中,老成員對新成員聊八卦,其實是在傳遞一項社會訊息:我們這群體喜歡這樣的人、討厭那樣的人。新成員則會從這些訊息學到如何避免做出某些行為,以免成為下次被八卦的對象。換言之,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可能成為別人八卦的主角時,便可能自我警惕,行事就會謹慎許多。另一方面,遭到八卦議論的人,也可能會感到羞愧,進而改善行為。如此一來,八卦言論似乎可以間接促使人們遵從社會規範,甚至可說帶有道德教化的功能。

公審的雙面刃:

從口語破壞關係,藉人際阻礙人生

這樣說來,難道我們要鼓勵大家多多八卦?或盡量在社群媒體上,對他人的行為做道德公審嗎?當然不是如此。八卦言談雖然看似具有正面社會功能,但也常造成嚴重的負面效果。最顯而易見的問題就是,蜚短流長的行為常常涉及一種攻擊他人的方式,社會心理學家稱之為「人際關係攻擊」(relationships aggregation)。人際關係攻擊是指:透過閒言八卦、誹謗或散播謠言,以傷害特定對象,甚至操弄他人與被攻擊對象之間的關係。

傳統的人際關係攻擊方式是透過口語散播,但在現代科技社會中,這種攻擊行為轉進電腦網路,形成新的攻擊形式:網路霸凌(cyberbullying)。網路霸凌手法從輕到重,包括:使用通訊軟體傳遞羞辱訊息、在網路論壇散布個人八卦謠言,或公開不堪的照片或影片,甚至進行網路公審等。由於網路言論通常具有匿名的特性,所以言語暴力常常比面對面言談更加不留情。再加上網路訊息傳布廣泛且迅速,網路霸凌或道德公審對於被議論者的殺傷力,遠大於街頭巷口流傳的傳統小道消息。

人際關係攻擊對於被害者會造成什麼影響?遭到惡意或謠言攻擊的受害者,除了可能因為眾人的流言蜚語而感到憂鬱或憤怒之外,還可能會受到周遭團體或大眾羞辱、嘲弄與排擠,這些通常也正是攻擊者欲達成的目的。遭霸凌之後,極度憤怒的受害者可能以不當的方式反擊;而過度憂鬱的被害者則可能轉而傷害自己,嚴重者甚至可能自殺。2010年,美國麻州一名15歲的少女菲比(Phoebe Prince),因為和一名風靡校園的男孩談過短暫戀愛,就被一群同學鎖定成為欺凌目標,數名男女學生對她毫不留情地言語侮辱,甚至在社群網站稱呼她為「蕩婦」、「妓女」,並且暴力威脅,最後菲比因不堪其擾而自殺。2015年,臺灣藝人楊又穎也因長期遭受網路霸凌、匿名誹謗、騷擾和歧視,導致沮喪憂鬱,最後留下遺書自殺身亡。

事實上,流言攻擊或網路霸凌對於青少年的影響尤為嚴重。美國和英國研究顯示,近十幾年來,中學生透過手機和網路的霸凌現象逐漸增加,影響了十分之一以上的中學生。根據美國政府對兒童安全與網路技術的調查報告,青少年最大的網路風險並不是色情資訊,甚至不是誘拐性侵,而是來自同年齡者在網路和離線時的霸凌和騷擾。研究顯示,「遭到他人集體排擠」是青少年憂鬱、自殺和暴力事件中,最首要的危險因素。Netflix改編自同名小說的影集《漢娜的遺言》(13 Reasons Why),就是刻劃校園中流言攻擊、暴力霸凌與青少年自殺的議題。

既然八卦言論一方面具有某些正面社會功能,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嚴重負面影響,究竟我們要如何看待八卦呢?面對這種「兩面刃」問題,顯然不會有簡單的答案。首先我們可能要了解,八卦言談不可能完全禁絕,因為這可能部分來自人類的天性。在制度上,我們可以嘗試建構較安全的環境。例如某些網站或社群媒體要求使用者在貼文發言之前,先留下可識別身分的帳號資訊,甚至以實名留言。如此一來,可以提升發言時的責任感,降低去個人化的負面效果,以減少不實言論。

在個人層面,以八卦散布謠言固然不應該,但就算所言是事實,我們有時也需要自我提醒。奇幻小說家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曾說:「誤用語言會將邪惡引入內心。」她說的「誤用」不是指用錯字或文法錯誤,而是指發言目的。就算所言為真,但若發言時,是以傷害、嘲弄或排擠他人為目的,言語文字便很可能成為傷人(甚至反噬自己)的利器。

陳舜文

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合聘於該校學習科學與科技研究所,以及通識教育中心。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與文化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