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餵食壽喜燒蛋汁 2歲雙胞胎染沙門氏桿菌引發敗血症

天氣越來越熱,食物若未經煮熟食用,小心感染沙門氏桿菌並引發敗血症!據媒體報導,在台中就有一對今年才2歲的雙胞胎,因不明原因發兩人同時燒3、4天,而且還拉出帶有黏液狀的血便,嚇得父母趕緊送孩子到院,經檢查竟是沙門氏桿菌引發敗血症導致。

報導說,這對雙胞胎的父母回想,猜測應是日前家中吃壽喜燒時,不慎餵食孩子未煮熟的蛋、肉所致!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部醫師兼部長林鴻志表示,沙門氏桿菌感染常見於抵抗力較弱的嬰兒,以及5歲以下的小孩;台灣每年約有數千人感染、發病,透過糞便或血液培養沙門氏菌可以確診。

一般針對沙門氏菌造成的腸炎,不需給予抗生素治療、只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即可;但對3個月以下或發燒超過4天的嬰幼兒,為避免發生移轉性的關節炎、敗血症或腦膜炎,則需接受抗生素治療。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沙門氏菌感染症是食因性感染的疾病,也是人畜共通傳染病。主要因吃進被動物糞便污染的食物而感染,一般臨床症狀以急性腸胃炎為主,在感染後約6-48小時會有噁心、嘔吐及下痢等,伴隨發燒及腹部絞痛等症狀;約5%的腸胃炎病人會發生菌血症,其中5-10%的病人會發生轉移性的局部感染,例如:蕈狀血管瘤 ( mycotic aneurysm )、骨髓炎、關節炎等,有時候也會發生肝脾等處的膿瘍。嬰兒、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症狀通常較嚴重,易因菌血症引發其他嚴重併發症。

沙門氏菌感染症屬全球分布,除非有很好的通報系統,否則大部分的臨床病例通報率低於1%,病例最常發生於嬰兒和五歲以下小孩。大約60%~80%的病例屬於散發病例,通常發生於人群、兒童醫院或機構、餐廳及護理之家等人口密集機構,大部分的發生原因是食物來源遭受污染,少數是因帶菌者污染食物,或人與人直接糞口接觸引致。本病較易發生在7月-10月等氣候溫暖的季節,目前在許多國家的發生率有增加的趨勢。

提醒民眾,記得WHO食品安全五要訣:

1.保持食品清潔

2.生食熟食要分開

3.食物要完全煮熟(尤其是雞蛋與家禽肉類)

4.食物保存在安全的溫度

5.使用安全的飲用水與食品
另外,烹調食物前或餐前便後應確實洗手;沙拉及冷盤之保存應特別謹慎;被蒼蠅沾染、過期或腐敗等不潔食物,均應丟棄;水塔、旅行或野營用水,應煮沸消毒;如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病徵,應儘速就醫,並避免處理食物,以防傳播他人。

食品藥物管理署也提醒民眾,天氣日趨炎熱,高溫且潮濕的環境最適合各種微生物生長,因此調理食品應謹慎,以預防食品中毒事件發生。(李遊博/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