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印花稅升32% 惟料本年度跌22%

【經濟日報專訊】樓市瘋狂,物業印花稅上年度大升32%至375億元,佔總稅收13%;但稅務局估計本年度會大跌22%至292億,因過去一段時間物業交投量減少。此外,利得稅及總稅收會連續2年下跌。 有學者及會計師認為,政府對於印花稅收入的估算過於保守,認為樓市熾熱,稅收不可能大幅減少,反而有機會上升;但亦有學者認為預算合理,指政府是基於新住宅印花稅有成效。 稅務局昨簡報16/17財政年度的稅收情況,整體稅收為2,902億元,與上一個年度比較減少約11億元,跌幅不足1%。稅務局局長黃權輝解釋,是由於商業登記費在整個財政年度都獲得寬減,致相關收入大幅減少24億元所致。 利得稅總稅收 估連跌兩年 不過,稅務局預料總稅收會連續2年下跌,17/18年度會進一步跌至2,860億,稅收首要來源利得稅亦會減少0.2%。惟該局預計,17/18年度薪俸稅會增加5%,全年入息及利得稅收入估計共2,089億元,有1%的增長(見表)。 至於上年度印花稅收入,未如稅局去年預期下跌2成至500億,只由15/16年度的627億元微跌至619億元。雖然如此,稅務局仍估計17/18年度印花稅會有14%的跌幅,降至530億元。 稅務局披露,本年度印花稅主要的跌幅來自物業,料由16/17年度的375億元跌22%至292億,反觀來自股票及租約等的印花稅只分別跌2%。 黃權輝強調,印花稅的預算未計《2017年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通過後所帶來的收入,又指是根據一攬子因素作出推算,因為過去一段時間物業交投量減少,預計物業印花稅收入最受影響,又稱有考慮現正踏入加息周期等因素。 香港稅務學會前會長王銳強稱,稅局因假設樓市辣招有效,而預測本年度印花稅大跌14%,但自去年11月港府加辣,提高住宅印花稅稅率至劃一15%後,樓市仍然熾熱,反映辣招失效,此情況下印花稅收不可能大幅減少,反而有機會上升。 他指出,印花稅收入關鍵是樓宇交投量和樓價,除非3大外圍因素突然變化,包括美國聯儲局收緊量化寬鬆(QE)政策、大幅加快加息步伐,和內地流港資金減少,本港樓市才會降溫,但以現時加息幅度和速度看來,起碼累積加息1至2年後,才足以影響本港樓市回落。 中大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亦認為,政府的預算較「保守」,指上年度政府在股票印花稅收入大減29%,但今年在推出深港通等因素下,預料股票市場會暢旺,加上新物業印花稅去年推出,有關收入尚未入帳,加上新一手樓盤不乏買家,不認為有關稅收會有太大變化。 麥萃才:政府推算稅收減合理 不過,浸大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指,政府低估稅收的做法是一貫會計原則,又指政府是基於去年新推出的辣招有效,而樓價維持現行水平,加上成交量下跌,認為政府推算印花稅收入減少是合理及正常。 另外,稅務局昨日向納稅人發出約260萬份報稅表,其中36萬份是電子通知書,稅務局提醒,一般人士要在6月2日前遞交報稅表,而網上報稅則會自動延期至7月3日。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