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醫及學生代表發公開信 促漁署劃地安置 撤回「豬殺令」

【on.cc東網專訊】漁護署的人道毀滅野豬措施備受社會質疑,一批關注事件的獸醫及獸醫學生,今日(30日)到長沙灣政府合署,向漁護署濕地及動物護理(執法)組遞交公開信,促請署方撤回有關措施。 有獸醫指因應人手不及資源不足,不時要「放豬歸山」未能進行絕育,建議當局劃地暫時安置野豬,加強絕育效率。

一批獸醫學生為此,以科學根據及客觀性為前提,撰寫給漁護署的公開信,並獲得一眾獸醫的簽名支持。公開信內容提到,香港並無捕殺野豬必要;為野豬絕育能有效控制野豬種群數量,惟漁護署過往推行的絕育計劃存在漏洞,令其成效不彰。公開信又指出,捕殺野豬治標不治本,不能有效地控制野豬種群數量,強調控制野豬種群數量時,讓牠們存在是比捕殺更好。

漁護署野豬絕育計畫參與獸醫謝裕輝指出,仍未發現野豬的習性有改變。就漁護署擴大禁餵區,他指這正是需要專注之處,因杜絕野豬在市區出沒,須禁止餵飼。他指,署方之前一直進行的絕育計劃效果不錯,「佢哋真係會返上山,不過野豬會落返市區,係因為有人餵佢哋。」他認為,當局應加強刑罰及執法,監管餵飼野豬的情況。

但絕育計劃理應何時見到效果?中國香港獸醫學會會長蕭嘉和表示,一般野生動物的管理政策均是至少5至10年的長遠計劃,不可能兩三年便看到變化,又強調要禁止餵飼,才令計劃成功。

謝表示,因應人手方面不足,每次處理野豬數量有限,晚上只有5至6個小時進行捕捉及絕育手術。他指,假設一晚捕捉了8隻野豬,當中6隻需進行絕育,但因應時間及人手不足,最後只做到2至3隻,「 咁捉到嗰啲咪嘥咗,要放返佢哋去其他郊野公園,所以效果唔能夠做得好好」。

他建議,政府可設置地方暫時安置野豬,讓獸醫人員可在稍後日子為野豬進行絕育,提高絕育效果,但相信是因人手不足及欠缺地方,一直未能成事。

另外,野豬關注組本月初去信漁護署促撤回捕殺野豬行動,昨日(29日)召開記者會提到署方一直未獲回應。關注組今日在facebook專頁表示,署方正式回覆稱拒絕會面,並指已充分考慮野生動物管理諮詢小組成員及市民意見,而決定捕捉野豬作人道毀滅。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