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內企外闖 天價併購料減

【經濟日報專訊】中銀監排查企業融資活動及中國加緊外滙管制,均令市場憂慮內企出外投資步伐受到影響。不過,瑞銀投資銀行亞洲併購部主管盧穗誠預期,今年內地企業於海外併購仍會活躍,但近年常見的天價收購將會減少。 海外併購額 全年可達1.5萬億 據Dealogic資料顯示,截至今年7月中,中國企業的海外併購交易額錄得1,020億美元(約7,956億港元),瑞銀則預計全年的交易額可達1,890億美元(約14,742億港元)。雖然瑞銀預計今年交易總額將按年減少逾一成半,但盧穗誠指出,主因去年有一宗涉資460億美元的罕見大型收購,強調今年中國企業於海外的併購活動仍然活躍。他稱,今年的併購活動主要集中在化工、時裝、基建、保險、物流及旅遊相關等行業。同時,能源業的併購亦有復甦的趨勢。 大型併購 料愈多財團形式出現 對於中銀監排查海外併購活躍的企業,盧穗誠稱不評論相關政策,但相信不會影響到內企在海外併購的趨勢。然而,他認為,內地加強外滙管制後,或令中國企業在收購時更為自律,不會貿然以天價競投項目,相信併購的價格水平會趨向合理。同時,他預期,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的小型併購會有所增加,主因收購規模較小,令民企較易取得足夠的融資。至於大型收購,他相信,愈來愈多會以3至4間企業合組財團的形式出現,以共同分擔風險及較易作融資。 外電昨引述消息指,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今年已經反對至少9宗外資收購當地企業的計劃。盧穗誠指出,CFIUS在審批收購計劃時,較注重被收購行業是否涉及國防安全等,但他不認為美國會對中國的投資者有極端想法,「涉中國的收購不一定會被美國所拒絕」。他舉例指,去年曾協助中資收購美國的太陽能公司,當時正時值美國總統換屆,但亦未有影響到收購的審批。 瑞銀近期有份負責東方海外(00316)賣盤予中遠海控(01919),涉資近500億港元矚目交易。盧穗誠相信,隨市場競爭愈趨激烈,或會有更多本地傳統企業願意出售其家族生意予國企或同業,「(國企或同業)更願意保持上市地位、品牌及原有管理層。」但同時,亦有本地大型企業及家族辦公室正於澳洲、北美及英國等成熟市場中,尋找具高現金流的併購機會。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