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開倒車 廢物管理滿江紅

垃圾徵費去年在立法會通過,冀明年下半年實行。
垃圾徵費去年在立法會通過,冀明年下半年實行。

 

【本報訊】香港特區成立25年,但環保表現卻令團體失望,綠惜地球昨頒發環境表現成績表予港府,在7大評分項目中,「廢物管理」表現最差,各屆政府面對嚴峻的廢物議題,「要不有心無力,就是有力無心」,僅「噪音」和「空氣質素」有明顯進步。團體促請下屆政府將減廢走塑視作施政重點,勿本末倒置,建更多焚化爐將資源燒光,亦避免破壞自然環境。

綠惜地球表示,廢物管理為特區成立後最大的環保政策敗筆,表現幾近「滿江紅」,反映消耗資源的人均廢物製造量的回收量及棄置量不減反增。多項回收率,包括都市固體廢物和塑膠垃圾等全線倒退,堆填區壓力百上加斤,而政府的廢物政策有心無力,垃圾徵費歷經4位特首共6屆政府,才於去年獲立法會通過,冀明年下半年實行。

與此同時,本港回收廢品長年倚重出口內地市場,忽略本地減廢規劃和再造產業發展,內地收緊進口限制後便「廢品圍城」。本港的塑膠回收率曾經由1997年的24%,攀升至2010年69%高位,但於2020年竟跌至11%。

生態保育亦肥佬

生態保育方面,近年本港水域的中華白海豚大減,在97年仍有約250條,減至2021年只餘37條,主因港珠澳大橋、機場三跑等多項工程,以及水路交通愈趨繁忙所致。7大項目評分,分別為廢物管理、空氣質素、氣候能源、生態保育、噪音、環評和海水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