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文化】 移民外地生活不可不知的文化差異!今日素食譜:金針雲耳九穀雜糧卷!

在餐廳,聽到以下的對話:

甲:我太太想移民。

乙:移去哪?

甲:可能英國。

乙:想走就走咯。

甲:問題是我不想。

乙:為甚麼?

甲:我倆其實已經無甚麼好說,去到哪邊又沒幾個朋友,又沒甚麼好吃的!在外國沒有我最愛的火鍋啊!難道經常走去唐人區,又或者晚晚在家煮飯食?!!還要在新環境花時間從頭來過!那是甚麼生活?!!!我不想將時間這樣過,不值得。

乙:是的啊,我覺得自己好幸福,香港甚麼都有,雖然仍有不足,仍有深度改善的地方,但是每個地方都有當地的問題!我覺得香港好的地方已經不少!比外國很多地方都多!我珍惜我有的,不去想自己沒有的,好知足好滿足,以後通關還可以閒時返內地接觸一下新科技!新建築新事物太多,太吸引了!

甲:就是咯,我在香港想做甚麼都方便!想食甚麼都有,尤其是我最愛的打邊爐!可以出來「吹吹水吹吹風涮涮鍋」,多好!

乙:對啊!以前的移民就真的是出入不平安、食不飽穿不暖,工作無門,才惟有無奈出走,我們活得好好的呢!不過,人各有志!你同太太做好心理準備就重頭來過吧!

甲:我才不想!!!

⋯⋯

想起自己當年到美國生活,讀書,工作,接觸過好多不同的人,遇到好人好事也不少,幸運開心順利事也接二連三。按理我應該留下來生活工作;但是,我沒有這個意欲,因為那不是我的文化喜好,也就不是我的根。以有限所知,不少外國的當地華人(土生土長的除外)總是生活活躍於華人區,日常語言不是廣東話就是普通話,幾乎不用說英文或當地語言,都可以長住數十年;以我所知,他們的生活文化仍然有中西「壁壘分明」的差異,因為融不入,自然就會與自己「同聲同氣」者走在一起。西方人一樣,覺得與你(東方人)融不入,而且這是他們的「主場」,也沒必要與你「融入」。我那時就好奇,大家可以是朋友,可以客客氣氣的相處,但為甚麼融不入?生活同時在探討,平日生活、工作、與人接觸時,也會探討,為甚麼融不入?後來,比較明白的是,雖然都是關乎兩地的不同生活習慣、成長氛圍、學習方式,經濟發展⋯⋯;但是,歸根究底是文化,根源是文化不同,以上的狀況甚麼生活習慣、成長氛圍、學習方式、經濟發展等等,都有分別有影響。

(iStock)

就說打邊爐這種生活日常,只有中國人才會以火鍋(廣東人叫打邊爐)來作餐食,西方人傳統飲食文化是沒有火鍋(打邊爐)這回事。只是後來會偶爾因工作應酬而參與,或是因為日式的sabu sabu流行而參與。以我認知,這是文化,也是民族的根的分別。西方人無論午餐或晚餐,都是自己個人「大碟」,個人餐就是,可以說是「各自為政」。你最好不要碰他們那盤食物,甚麼分享,想都不要想;西方人普遍不喜歡把食物夾來夾去,分來分去;他們喜歡自己處理自己盤上的食物就是,這對他們來說是最感覺良好的,衛生又安全的。他們所做的所想的,都與西方文化有關;西方人愛自由,愛自己,愛甚麼事都要計算自己的權利;但少有說到義務,少有說到為人付出;所以他們只提出有感恩節,卻沒聽過有「報恩」這個字彙。中國文化不是說感恩的,是說「報恩」的;報恩,即報答恩情,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恩情有很多,報國土恩、報父母養育恩、報救命之恩、報伯樂知遇之恩、報老師培育之恩等等。中國文化從來都是教人知恩圖報是做人的優秀品質。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因疫情關係,大部分西方人在初開始的時候,搬出各樣理由都是以自己做出發點,都不願載口罩!到逼不得已才戴上,但仍然有西方人士似乎大無畏寧死不從。這是他們的文化的根。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火鍋,流露出一種文化底氣;中國人喜歡圍爐,喜歡一家人一起吃飯,閒話家常或聊聊天;即使一起舉筷吃火鍋(*),一方面大家感到溫暖的力量,另一方面大家一起是一致的、團結的;有一份共融的意涵。中國人飲食文化及生活態度偏好於有好的食物及喜樂事,都喜歡分享出去,例如每家每戶有女兒結婚就會向親友分發嫁女餅;有小孩出生,就會向親友及工作間同事分享薑醋紅雞蛋等等,都是喜歡分享出去的,因為這樣要聯誼見面,都是喜歡團聚的!所以疫情來了,就顯現了文化的根!勇氣加果斷地二話不說把武漢封城,大家同心團結切斷源頭,做到了;早前石家庄封城三天,為千萬人做測試,查出源頭,做到了。大部分香港人也清楚知道有需要戴口罩(早期因缺貨而排隊搶購都要買),即使載口罩不是很舒適的事,為保護自己及家人,甚至鄰居、社區、同事、朋友⋯⋯,都會二話不就戴上,是顧己及人的文化形象。畢竟大部分香港人是中華民族後代,這個根是有的,紮得較弱而已;希望將來可以轉弱為強!

(iStock)

因以上兩人的移民對話,也就想起不同民族的飲食文化及形象。這些,都是切切實實的生活形象,相當值得三思及探索。

*源於遠古華夏民族以水或湯導熱鍋来涮煮食物的烹調方式。

(下頁即睇素食譜)

【素走疫情】

本欄自2020年輕2月中開始為文章「加餸」提供十四道素菜概念,至5月底本來已完成!為了鼓勵大家保持警覺性,我繼續在本欄提倡家常菜式健康素食煮意!選擇的食材及造法是以「容易買、容易做、好味道」為原則。讓我們一起素走疫境!素造環保!素修慈悲!素造優雅!

素小食資料如下:

(圖片由作者提供)

名稱: 知恩圖報(金菇雲耳紅蘿蔔香草九穀雜糧卷)

個性: 知足滿足

風采: 樸實自然

內涵: 金菇、鮮雲耳、紅蘿蔔、羅勒、番荽、百里香、迷迭香、九穀雜糧煎餅 |調味:黑松露油、黑松露粉、海鹽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做法: 金菇、鮮雲耳、紅蘿蔔洗淨切絲,羅勒及番荽切碎。先放白松露油起鍋,放入金菇、鮮雲耳、紅蘿蔔絲略炒,加調味包括黑松露油、黑松露粉、海鹽;最後放入羅勒及番荽碎,加少許黑松露油,炒勻待用。把九穀雜糧煎餅取出,直接放在不黏鍋的鍋上煎香,在上面加上剛炒過的金菇、鮮雲耳、紅蘿蔔等材料;做成卷狀。上碟。百里香及迷迭香另用焗爐稍焗,最後放在卷上,完成。(喜歡的話可以另加醬汁放在卷上)

(圖片由作者提供)

味道: 健康香氣鮮味

難度: 4分 (10分為滿分)

願境: 得人恩惠千年記

作者:藍婷

2006年始,於香港、澳門、廣州、上海、成都及寧波為多所著名企業培訓了近一萬人的職場及專業形象。對象包括國內銀行管理層、跨國建築業執行董事及總經理、地產發展商管理層及前線、酒店管理層及職員、建築師、工程師、醫生、律師、會計師、教育顧問、社工、美容化妝顧問、演藝業…曾為商品品牌代言人作形象指導,包括林志玲、徐熙媛、陳慧琳、周慧敏、楊采妮、關詠荷。

熱衷以工作經歷體驗加生活行為故事結合技巧理論,導引形象IQ有助個人職場及生活帶來優勢、開啟潛能及提升素質。曾為香港經濟日報及Cosmopolitan月刊專欄作者。著作包括「職場易容術」、「形象IQ‧小技巧‧大影響」、「生活形象Modern She」、「模特兒專業路how‧why‧what‧where」。

Related Articles:

【慾海奇花】女大學生賣色成網紅,亦有只賣身不賣藝?

【幽默又諷刺】交友App廣告:去年為何多災多難?原來「2020年小姐」戀上了撒旦!

【出口術】銷售差必定是產品不好?是真相還是玩政治的人在製造錯覺?


Follow us o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tnet.com.hk/

etnet財經‧生活網(www.etnet.com.hk)提供全面及專業的財經新聞及資訊,包括為用戶提供免費實時股票及期貨報價、專家點評等。同時《生活副刊》頻道,涵蓋財智、管理、世事政情、健康養生、消閒購物及數碼科技等資訊,盡享健康樂活之道。於2014年更推出《DIVA 品味派》潮拜頻道,集五大品味內容及視頻專案於一站 - Fashion、Beauty & Love、Watch & Jewelry、 Art & Living及 Travel & Dining,日日更新,秒秒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