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再有註冊中醫涉處方含未標示西藥藥膏 6個月大嬰兒中招

衛生署調查註冊中醫處方含未標示西藥藥膏新增個案。政府新聞處圖片

【星島日報報道】衛生署調查一宗,有關註冊中醫處方含有未標示西藥成分的藥膏的新增個案,並再次呼籲相關病人提高警覺,如出現皮膚變白或搔癢等副作用,應盡快求醫。署方呼籲,曾向駐診北角電器道180號百家利中心10樓1002室的註冊中醫叶佳音求診的病人,應注意其處方治療濕疹的藥膏懷疑含未標示西藥。 署方於6月21日公布,駐診筲箕灣的中醫彭惠明處方的藥膏含未標示西藥,其後接獲涉及中醫叶佳音的同類投訴。但署方表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這宗個案與6月21日公布筲箕灣的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 初步調查顯示,一名6個月大男嬰懷疑使用中醫叶佳音處方沒有標籤的白色藥膏治療濕疹後,出現色素變化而皮膚變白。政府化驗所的化驗顯示,病人家人提交的藥膏樣本含第一部毒藥「二丙酸倍他米松」和「克霉唑」及抗生素「林可霉素」。男嬰無需入院,情況穩定。衛生署人員到上址調查,期間發現一些白色藥膏,已撿走作進一步調查。 初步調查發現,有關藥膏由中醫叶佳音於上址處方予她治理的病人。至今沒有證據顯示有關藥膏已供應本地市場。 當局指,『二丙酸倍他米松』屬皮質類固醇,是處方藥物,只可按醫生指示使用。不當使用皮質類固醇可引致嚴重副作用,例如庫欣氏症候群,即出現圓臉及肌肉萎縮等病徵。『克霉唑』是常用於治療皮膚受真菌感染的藥物,外用可引致皮膚搔癢、刺激性及過敏反應等副作用。『林可霉素』是用於細菌感染的抗生素,可能會引致過敏反應等副作用。 署方已要求中醫叶佳音聯絡病人進行醫學監察,並已聯同醫院管理局加強監測懷疑個案。 衛生署自6月21日起設立熱線 (2125 1133),供曾獲中醫彭惠明處方藥膏的市民查詢。截至今日上午11時,共接獲278宗查詢,其中120人報稱使用後出現懷疑副作用。市民如曾獲這兩名中醫處方有關藥膏或有疑問,應致電熱線。熱線從上午9時至下午5時運作。 市民如存有相關藥膏或其剩餘,可於辦公時間送交觀塘巧明街100號Landmark East友邦九龍大樓16樓衞生署中醫藥事務部跟進。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