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羅斯人權領袖及俄烏組織 獲諾貝爾和平獎

白羅斯人權領袖及俄烏組織 獲諾貝爾和平獎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周五(7日)公布,為白羅斯人權領袖比亞利亞茨基(Ales Bialiatski),以及俄羅斯人權組織「紀念」(Memorial)、烏克蘭人權組織公民自由中心(Center for Civil Liberties)。

和平獎委員會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的挪威諾貝爾研究所宣布結果,得獎者均代表各自國家的公民社會。多年來,他們提倡批評權力的權利,保護公民的基本權利。他們在記錄戰爭罪行、侵犯人權和濫用權力方面作出優異的努力,共同展現公民社會在和平與民主上的意義。

60歲的比亞利亞茨基是白羅斯上世紀80年紀中葉起的民主運動倡議者,畢生致力促進國家民主與和平發展,1996年創立組織「春天」(Viasna),反對當年容許總統掌握獨裁權力的修憲,還觸發大型示威浪潮。春天為入獄的示威者與家屬提供支援,後來逐步發展成大規模人權組織,專門記錄和抗議政權虐待政治囚犯。他在2011年至2014年入獄,至前年當年爆發反政府示威時再度被捕,拘禁至今仍未受審。

「紀念」成立於1987年,當初是為了確保在前蘇聯政權下受壓迫的人不會被忘記,創立人之一的薩哈羅夫(Andrei Sakharov)在1975年也獲授諾貝爾和平獎。自蘇聯解體後,紀念慢慢成為俄羅斯最大人權組織,收集及有系統地整理迫害與侵犯人權事件,亦是俄羅斯有關拘留中心政治犯資訊的最權威來源。車臣戰爭時,紀念也協助接收及驗證俄軍對平民的虐待及戰爭罪行,組織車臣分部負責人耶斯捷米蘿娃(Natalya Estemirova)2009年因為工作原因遇害,紀念在去年12月被強行查封及永久關閉檔案中心。

公民自由中心2007年在烏克蘭基輔成立,目的是要推動人權及民主,促進國家步向法治,並倡議烏克蘭加入總部設於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自俄烏戰爭以來,組織一直與國際夥伴聯手,記錄俄軍對烏克蘭公民犯下的戰爭罪,讓涉事者負上責任,在追究有罪一方責任扮演領導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