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維新碰壁 特朗普話變就變

【經濟日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揚言勵志改革,但施政百日臨近,政績乏善足陳。突向加拿大開刀、急推稅改,只是爭取短期成績之舉。施政碰壁而調整,反映其商人彈性本色,未來施政或會更傾向傳統共和黨路綫。 特朗普近日在內政外交左右開弓,對外向鄰國加拿大的木材徵收高達24%關稅,把貿易炮口對準加國。內政上在今晨預算案上妥協,急拋出稅改,宣布大幅減稅,箇中原因是他在過去97天施政頻頻碰壁,政績寥寥所致。 特朗普上台之初,試圖履行競選承諾,並實施民粹主義措施,迄今簽署30項行政命令,推翻奧巴馬醫保、撤銷興建美加油管禁令、對七國回教徒實施入境禁令等。 碰壁面對現實 展現商人彈性 替代醫保法案,是特朗普試圖將競選承諾透過立法,提交國會的唯一法案,但連國會內部分共和黨人亦反對,被迫撤回。入境禁令又屢遭法院頒令暫緩執行,令特朗普認識到國師班農的激進路綫行不通,把班農降職,重整政策。 在內政上要急交功課,雖然興建墨西哥邊境圍牆是他最早簽的行政命令之一,但面對政治現實需要,特朗普亦惟有忍痛在開支法案中,抽起要馬上撥款興建的要求,令到法案有望在國會通過,交出大減稅、大興基建將可促進就業與經濟的成績。 在外交上,特朗普上台前後直言要親近俄羅斯,並信誓旦旦在經貿問題上向中國開刀,即外界所謂聯俄抗中;但百日不到卻變為親中抗俄,一方面是其管治團隊陷入涉嫌私通俄羅斯的泥淖,特朗普要藉炮轟敘利亞凸顯不對俄羅斯買帳。 外交有求於華 敵人驟變好友 另一邊廂,要爭取外交成績來彌補內政的不足,而在擺平朝鮮半島核危機上,有求於北京,不但不對中美經貿生事,更表示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友好。動不了中國,經貿上的成績就轉向反抗力有限的加拿大動手。 特朗普較上任之初的狂人姿態,現時更多展現的是其務實與彈性的商人風格,以達成交易〈deal〉為重。經過百日處處碰壁教訓,特朗普縱不改其大口本色,相信亦了解未來要做出政績,尤其在內政上,必須先爭取到共和黨友的支持,讓政策在國會通過。未來其施政相信會調整,為獲得黨友支持而由狂人轉向更像傳統共和黨總統,亦將再集中於內政,尤其推動搞基建,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如此才有助他連任。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