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濕疹︱成因、治療及預防方法 詳解與眼皮炎分別︱Yahoo
【Yahoo健康】無綫女藝人高海寧在社交平台訴苦,表示左眼反覆紅腫長達一年,時而濕疹、時而眼挑針,令她又癢又痛,「真的沒有辦法了」。其實,眼皮紅腫不單止是簡單過敏,也有可能與兩大常見問題有關——眼皮濕疹與眼皮炎。
這次《Yahoo 健康》就為你拆解這兩種疾病的分別、成因,以及日常預防與治理方式。
甚麼是眼皮濕疹?
眼皮濕疹是濕疹的一種,主要發作於眼皮或眼周肌膚,屬於皮膚發炎反應的一種。其成因可分為內在與外在因素。內在方面,包括壓力過大、作息失調、免疫系統不穩定,或本身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人士,較容易在眼周出現濕疹反應;外在因素則包括接觸眼部化妝品、香水、眼藥水、防曬、卸妝產品,甚至是指甲油等。此外,灰塵與塵蟎亦可能成為誘發源。
患者往往因反覆搔抓而使病情惡化,可能導致眼皮敏感、二次感染,甚至影響視力。
常見症狀包括:
眼皮乾燥
脫屑
發紅
痕癢
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裂紋、滲液或結痂
由於每位患者的病因不同,若未能處理真正的誘因,濕疹可能長期不癒或反覆發作,對外觀、感受與日常生活造成極大影響。對於如演藝人員等需要頻繁化妝的職業人士,更可能令濕疹難以根治。
甚麼是眼皮炎?
眼皮炎又稱瞼緣炎(eyelid dermatitis),是指慢性眼瞼邊緣及周邊組織的發炎情況。除了因衞生不佳或細菌感染外,更常見的是皮膚對藥物、化妝品或塵埃產生過敏反應。誘發眼皮炎的因素包括長期使用含防腐劑的眼藥水、化妝品殘留、經常揉眼或捽眼,以及睡眠不足與壓力大。鼻敏感患者亦屬高危一族。
常見症狀包括:
眼瞼紅腫
痕癢
刺痛
眼分泌物增多
眼皮變厚
生眼瘡
如何預防眼皮濕疹與眼皮炎?
要預防上述問題,日常生活中應避免接觸可能的過敏源,例如停止使用可疑的化妝品、香水或眼藥水;保持手部清潔,切勿搔抓眼皮;在發炎期間避免化妝,並定期為眼皮保濕,建議使用不含香料的乳液或凡士林。此外,保持規律作息、減少壓力,有助改善免疫反應,從而降低復發的風險。
需注意的是,眼皮發癢或紅腫不一定只是輕微過敏,亦有可能是濕疹或眼皮炎的警號。若未能及時處理,甚至可能引發角膜變形、白內障等嚴重併發症。若病情持續出現視力模糊、飛蚊或閃光等症狀,應盡快求醫,以免延誤病情或影響視網膜健康。
眼皮濕疹與眼皮炎應如何治理?
眼皮濕疹:
可短期使用低濃度類固醇藥膏(例如 3 至 5 天),穩定後,可再轉用免疫調節藥膏,如非類固醇藥膏
勿自行長期使用強效類固醇,避免引發白內障或青光眼
嚴重者應求醫,與醫生商討處理方式
眼皮炎:
輕微者可使用無添加的潤膚膏,或熱敷紓緩
情況嚴重應求診,以獲處方眼藥膏,或抗生素眼藥水
合併感染或反覆發作者,或需抽取分泌物檢測,以對症下藥
資料來源:J Clin Aesthet Dermatol. 2014 Mar;7(3):30–36.、Eczema types: Contact dermatitis overview. (2020).、希瑪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