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講學,復興禮樂

離開大學之後,我自己私家講學,傳授士大夫中文及古文。教材與教法,是我幾十年治學心得,以天人之道與朝廷大政及大人君子的情懷來講論古文,以士大夫的出士經歷來學習古文,掌握道統與權變,秉持經國濟民之主旨,明辨事理之緩急輕重,退可安於陋室,進而龍遊天下。

以前鄙人是與三兩弟子,起居論道,隨心點撥,現在是面向學員群體,坐而論道。培養的是現代的士大夫,師有師道,學有學禮。每次開講,都用古禮。《禮記·學記》:「入學鼓篋,孫其業也」開講前,以敲鼓為令,學生起立、向先生躹躬作揖請安,先生躬身點頭回禮。先生座後掛上孔子行教像之摹本,並供奉天地聖親師之牌位,萬世師表及皇天后土監察師生。活水源頭,天心人心,自文王周公、孔子孟子、朱熹、王陽明,乃至列位近代大儒,與席間師生同道,點點滴滴,一脈相承。

首講設敬師禮,用古人拜師之儀,儀式取自《禮記》及《弟子規》。《禮記》:「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開講前,學生站立,整理衣冠,再由先生帶領向孔子行教像行三鞠躬拜禮,禮敬至聖先師,再向先生一叩,奉六禮束脩,以為拜師。學生於金盆前列隊,淨手淨心,由先生用毛筆蘸硃砂在眉心點上痣樣紅點,寓意以硃砂啟智。

八講完結,再設謝師禮。奉茶、獻謝禮、誦《孔子贊》、獻先生筆、掃浮塵、授狀、贈竹筷、三揖拜謝。

香港近年公立學校的文史教育,格局狹隘,教材淺陋,只是培養小德小才,致令商界政壇,作風鄙薄,盡是沐猴而冠,無足觀之人。學校之先生師道失守,學生無學禮,課堂飲食、喧嘩、交談、用智能電話聊天。儒門講究克己自省,治學治世,鄙人退出校園,立志發揚儒門文學禮教,光大華夏以報祖德,將來資糧充裕,設立館舍,可以有教無類,為家國養士,為天下培養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