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基本法(二)

照顧者除了要了解自己的情緒和加以控制,避免兒童因此作出錯誤反應和不適當情緒,有效的管教方法才可以充分發揮,達到管教最終目的,基本的管教方式可包括清晰的指令、減少或避免負面批評、適當貼心獎勵、給予解釋機會、從失敗中學習。

清晰的指令

有一家長在小孩覆診時跟我說,他八歲的孩子覆診後行為完全沒有改善,使媽媽大為苦惱,當我深入了解後,發現媽媽的指令出現了問題,她的指令不夠清晰,很多時非常含糊,小孩不能明白媽媽的要求,小孩覺得自己已經達到了媽媽的標準,便和媽媽拿好處,但是媽媽還是對孩子的表現不滿意,説孩子沒有盡力,也沒有完成指令,最後吵架收場,原來媽媽給小孩的要求是要"乖",另外要孩子"聽話",但媽媽沒有進一步具體解釋她的想法和要求,這便是造成兩人爭執的主因,對一個八歳的小孩來說,放學回家後完成了家課便是"乖"和"聽話",但原來媽媽還想他自行温習和收拾好明天回校上課的用品,大家的要求明顯有出入,但完全沒有在事前說清楚,小孩的合理期望沒有達成,最後還破壞了大家的關係。

減少或避免負面批評

我有一個患有對立反抗症的病人,時常和身邊人的關係都很緊張,每天都和家人有口角,甚至是肢體碰撞,家長對他沒法,了解後發現家人採用很多負面的批評,很少給予孩子正面的讚賞,長期的對立便形成了今天的局面。記得有一次考試完畢,孩子自覺已經比早前用功温習,成績也比上一學期為佳,但在父母心目中還是未能達標,母親覺得孩子是温習方法錯誤而導致成績欠佳,當母親看到成績表時便對孩子說:你的成績太差,以後不准玩電腦,你温習的方式也不當,所以成績才那麼差勁,你這樣差的成績,將來一定不能入大學,也沒可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換了你是她的孩子,聽到這番話後會有怎麼樣的感受,覺得開心因為家人的"關心"?或是覺得家人沒有理解你的感受,因而自我放棄,從此不再用功,因為覺得無論怎樣也得不到認同?各位家長,你又會用那種態度去管教你的小孩呢?

適當貼心的獎勵

Jayden是一個八歲的男孩,也是家中獨子,父母都是在職的管理高層,平常Jayden起居都由祖母照顧,祖母對他非常痛愛,時常給他買玩具,放學很多時會主動帶他到漢堡包連鎖店食下午茶,久而久之,小孩放學後沒有到食店買食物或到玩具店買玩具便拒絕做家課,同時也會鬧情緒,指責家人沒理會他的需要和感受,小孩也明白原來這樣便可達到目的,也開始增加對家人的要求,要家人購買昂貴的玩具來交換他做家課,最後由於不能應付Jayden的要求和不能控制他的情緒,經社工安排接受精神科評估。家長時常都誤用了獎勵,以為小孩每做對一件事(不論大小)便要給予物質獎勵,完全沒有考慮獎品的形式和大小,有些家長甚至用金錢來決定事情的重要性,最後小孩因為缺乏物質回報便變得不合作,也會怪責家人不愛護和支持,責任變成金錢和物質的交易,這樣的管教結果又是否家長最初的目標?

給予解釋機會

很多時家長都投訴孩子"講大話",例如未做完家課說成沒有家課,叫他温習預備考試測驗,便稱沒有測驗,叫他不要上網,便稱在做功課等等,有時候家人發現家中的零錢不見了,便會在沒有確實證據的情況下懷疑是兒子所為,完全沒有給他一個解釋的機會,還對孩子說"解釋等於掩飾",孩子也懶得再解釋,乾脆不表意見,從此家人互信漸漸消失,兒子也真的開始"講大話",因為在兒子的立場,他們相信無論怎樣做也得不到父母信任,反過來有事便歸咎於他,在沒有最差,只有更差的關係下,兒子和家人的距離變得愈來愈遠。其實,誰做父母不想和孩子好好相處,一家人有講有笑,互相支持,如果因為互相懷疑而破壞親子關係,子女由"唔知有冇講大話"變成真的"講大話",這又是否父母原先想要的結果?

從失敗中學習

現今管教都強調"鼓勵"、正面經歷,反對責備,認為會打擊小孩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們不能夠面對未來的挑戰,其實這說對了事情的某部份,重要的是父母怎樣令小孩從錯敗中吸取經驗,豐富他們的解難能力,應付日後的難關和挑戰,這好像人會生病,治療後便會痊癒,是合理不過的事情,也好比我們接受防疫注射,用減弱了的病毒來增加自身的抗病能力一樣,很多時現代父母都害怕小孩遇到失敗而作出過份的保護和干預,反而使孩子喪失學習的機會。小孩學行都是從爬行開始,不會一開始便懂得走路。我有一個六歲的病人,父母時刻都伴在他左右,無論他想作任何動作,父母都害怕他會跌倒,他說話時父母也搶先為他解讀,小孩現在已十二歲,但已患上社交恐懼症而要接受心理及藥物治療,因為小孩不能適應中學的環境和課堂的要求,特別是分組討論和發表個人意見的時候,他表現得不知所措,也不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很多時拒絕發言,成績也比小學時明顯退步,小孩也有拒絕上課的問題,早上很多時有頭痛,肚痛和嘔吐等身體不適,經過治療後才慢慢進步。其實每個人在學習過程中避免不了會踫上困難和失敗,這些經驗對成長是不可缺少的,失敗才可改善自己的不足,不然的話,我們只是培養了一個"長不大的孩子"。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香港精神科專科醫生 黎大森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