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基調好 政治衝擊多變數

【星島日報報道】本港第二季經濟表現不俗,政府甚至宣布調高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卻仍然抵銷不了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北韓罵戰對股市產生的「地心吸力」,恒生指數連跌第三天,反映就算海內外經濟基調良好,政治衝突的負面因素仍然不容忽視。 政府公布上季經濟增長百分之三點八,加上今年首季經濟增長達百分之四點三,兩季合計上半年增長達百分之四,增幅是去年同期的雙倍。政府因此把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由本來的百分之二至三上調到百分之三至四,高於過去十年的百分之二點九平均增幅。 當局公布的第二季經濟數據幾乎全面向好。本地消費因為就業率高而保持強勁,外圍經濟改善則帶動本港的貨物和服務出口皆升,對印度、台灣和日本的貨物出口增長尤其驕人,當中對印度出口更比去年同期增加逾五成。 歐美和日本的進口需求自去年首季見底後逐步改善,為亞洲區出口提供支持,期間港元跟隨美元貶值,進一步增加了港貨競爭力。雖然上半年旅遊業表現仍然較為遜色,旅客人次並不穩定,但是旅遊界展望復甦趨勢不變,期待日後港珠澳大橋和高鐵落成帶來新刺激。 為經濟強身 提高抗逆力 政府展望環球經濟的下行風險逐漸減退,下半年有望繼續溫和擴張,歐美等先進經濟體持續改善,而內地增長又勝預期,本地內需仍保持堅挺,環球通脹則和緩,造就本港經濟增長好又通脹低的環境。 不過,政府亦列出一些要關注的負面因素,當中包括多個地區的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擺在眼前的就有特朗普與北韓的罵戰,特朗普一向予人的感覺是在罵戰中一定要自己說最後一句話,在北韓表示會部署發射四枚飛彈到關島海面後,特朗普除了形容自己的「烈燄和怒火」措辭不夠嚴厲之外,還在推特發文稱如果北韓有不智舉動,美國在軍事解決方面已經「全面就位,上好槍膛」。 由於各方對朝鮮半島無核化未有善策,預計這類緊張對峙仍會斷續出現,打擊市場的投資情緒。對於這類政治事件,本港難以發揮影響力,只宜集中精神改善本身的經濟底子,促進增長和提高抗逆力。 提高生產力 破人力瓶頸 今年第二季本地經濟增長率比第一季低,其中一個原因是去年第一季發生了旺角暴動,因此提供了較低的比較基數。這說明本港維持和諧開放社會的重要,不宜自亂陣腳。中長線而言,本港還須突破人力和土地兩大資源瓶頸,保持可持續增長的條件。 季內本港整體失業率低至百分之三點一,而專業及管理員工的失業率更低至百分之一點七。除着人口老化,本港就業年齡人口很快就會見頂回落,本港除了推遲退休年齡和釋放婦女勞動力,更需要提高人均生產力。 這不能靠進一步延長工時來達成,實際上港人工時之長已經位於世界前列,而是要靠提高生產效率和投入高增值行業,當中涉及對科技及創意的需求,社會須銳意加強這方面的投資和人才培訓。 港人並且要加強對內地和世界的認識,擴闊視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最近訪京,與多個部委商討加強與內地合作,內地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時,已經替香港預留一席,港人對這些帶動香港增長的機會要有足夠認識和掌握,才不會與發展機遇擦身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