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熱話|1948 年一毫硬幣 遭超市顧客驚喜捕獲 網民回應:你執到寶|Yahoo

網民獲找續的一元硬幣。(Threads @ipkakin1022)
網民獲找續的一元硬幣。(Threads @ipkakin1022)
網民獲找續的一元硬幣。(Threads @ipkakin1022)
網民獲找續的一元硬幣。(Threads @ipkakin1022)

【Yahoo 新聞報道】1948 年嘅一毫硬幣你見過未?有網民昨日(29 日)在社交平台 Threads 表示,到了超級市場買了一包價值 19.9 元的薯片,當時用 20 元鈔票付款,收銀員找續 1 毫,「但點解咁大舊嘅?」,而這位網民亦拿了另一個 1997 年發行的 1 毫拍照對比大小。原來,他收到的一毫硬幣是在 1948 年發行,而硬幣背面的肖像是已故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的父親,英王喬治六世。

帖文一出,不少網民都指樓主今次「執到寶」,因為 1948 年的一毫硬幣極為罕見,基本上已無流通,在中古錢幣行內都是有價有市,「你嗰個有少少生銹,應該只值 $80 左右」,如果狀況最佳,市價可達到每個 800 元。

網民獲找續的一元硬幣,與 1997 年一毫對照(Threads @ipkakin1022)
網民獲找續的一元硬幣,與 1997 年一毫對照(Threads @ipkakin1022)

有網民亦回應了為何這個 1 毫硬幣特別大,稱是以前「物價低(貨幣價值大),所以體積大」。雖然現時一毫硬幣是現時面值最小的硬幣,但如果將時間轉回 1948 年,一毫確實非面值最小:翻查資料,香港在 1940 年代末流通的硬幣,包括了 1 仙、5 仙和 1 毫。而今次網民找續得來的 1948 年一毫,屬於戰後首批由港府委託英國皇家鑄幣廠鑄造的硬幣,成份是黃銅鎳(copper-nickel)合金。而到了 1949 年和 1951 年,5 仙和 5 毫的硬幣亦相繼發行。

至於在 1948 年,一毫可以做到甚麼?翻查資料,1948 年底的《工商日報》,每份售價 1 毫。對比其他物價,牛奶冰廠代理的人造牛油,每磅 1.7 元;麗的呼聲收費電台的月費為 9 元。

1948 年 12 月,《工商日報》每份 1 毫。
1948 年 12 月,《工商日報》每份 1 毫。
1948 年 12 月底,每磅人造牛油售價(《工商日報》)
1948 年 12 月底,每磅人造牛油售價(《工商日報》)
1948 年 12 月,麗的呼聲月費 9 元。
1948 年 12 月,麗的呼聲月費 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