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限死線壓頂 恒指乏力彈
美國債務上限臨近死線,談判仍陷於僵局,股市續受此不明朗因素左右。分析認為,美國債限問題若能順利解決,或僅稍為消除港股的下行風險,而上升動力依然欠奉,料短期在19000點至21000點上落。
市場原本期待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可於剛過去的周末就債務上限達成協議,惟截至上周六(20日)尚未得出共識,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直言在總統拜登周日(21日)回國前,談判難以推進。拜登於美國時間周日早上與麥卡錫通電話,最快於周日晚上抵達白宮。
港股近期反覆偏軟,上周累挫176點(0.9%),連續兩周下跌,收報19450點。恒指夜期上周五稍為喘定,收報19410點,微漲20點,低水41點。ADR港股比例指數則收報19465點,較港收市高15點。
東亞銀行財富管理處首席投資策略師李振豪稱,港股短期走勢取決於美國共和黨代表和白宮代表就債務上限談判結果。他提醒,談判破裂令美債違約屬於機率極低但殺傷力巨大的尾部風險(tail risk),建議持貨的投資者買入認沽期權,以對沖正股的下跌風險。
李振豪又說,若美國債限談判取得圓滿結果,對港股來說只是消除了下行風險,不代表有上升的動力,料恒指續在19000點至21000點區間上落。他認為,港股要重拾升軌,需待內地經濟數據進一步轉好,估計內地下一步或要藉基建谷經濟,故較看好資源、原材料、基建和電訊板塊。
中金看好有望增派息國企
券商中金表示,內地經濟雖然持續復甦,可是力度偏弱,港股暫時繼續缺乏明顯方向,預計會維持震盪格局。該行指出,市場上依然具有結構性投資機會,建議投資者採取槓鈴策略,一方面配置有潛力提高派息比例的國企,另一方面買入互聯網和科技等增長股。該行又提到,投資者在篩選國企時,應聚焦於其增派息潛力和派息能力,而非單純挑選股息率高的國企股。
展望本星期,市場關注人民銀行今天公布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以及美國在周五公布4月份核心個人消費開支平減指數(Core PCE),市場預期按月增長0.3%。業績方面,多隻科網股本周派發首季成績表,今日是快手(01024)、周三為小米(01810),周四則有美團(03690)、網易(09999)和微博(0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