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光遭華封殺 股價曾挫5% 投行料影響微 憂美反制擴實體清單
中國網信辦周日宣布,美國晶片公司美光公司(Micron)在華銷售產品未能通過網絡安全審查,禁止國內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營運者採購美光的產品。投行富瑞(Jefferies)發表報告指出,美光在中國的主要客戶是消費電子產品製造商,而非電訊商和政府,相信中國的採購禁令對美光的影響有限,但預計該措施或促使美國把更多中國企業加入實體清單。美光股價於周一美股開市初段曾跌逾5%。
路透引述美光公司代表在摩根大通的電話會議上表示,預計中國的禁令對公司的收入會造成低至高單位數的影響。公司估計,由分銷商銷售予中國公司的總銷售額應佔公司整體生意約四分一。
網安審查不獲通過
富瑞提到,中國的採購禁令只針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營運者,當中包括三大電訊商及政府,但他們都不是美光的主要收入來源。報告估算,美光去年大約16%收入來自中國市場(按地域計算),金額約佔中國記憶晶片市場的7%,因美光主要產品是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較少應用於伺服器,其在華主要客戶是消費電子產品製造商,包括智能手機、手提電腦等產品,故中國的禁令對公司影響有限。
內地電訊商使用美光記憶晶片的比例雖然不高,但富瑞認為,最終都會把現有的美光產品換走,南韓及中國本土供應商能從中受惠。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透露,中方周日在北京一個會面上通知美光不獲通過網絡安全審查的決定,在此之前,美光於3月曾回覆網信辦的問題,其後一直沒有收到對方的訊息。另外,該報亦引述南韓官員稱,該國政府不願介入中美之間糾紛,故此不會阻止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去填補美光被禁所造成的市場缺口,兩公司的國際營運由他們自己作出決定。
對於中國的最新措施,美國商務部發言人重申,堅決反對毫無事實根據的限制做法,指北京針對美光的行動,以及最近對其他美國公司的突擊檢查和針對,與中國正在開放市場並致力於透明監管框架的主張不一致。
美斥針對行動無根據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例行記者會上強調,當局對美光的審查是為了防範產品的網絡安全問題危害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安全。中國是法治國家,任何企業在中國都應該合法經營,所以任何國家的企業只要遵守中國法律法規的要求,中方歡迎他們和其產品進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