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荷樓周末開放 體驗徙置區情懷

美荷樓將於本周末舉行開放日,公眾可參觀徙置大廈及公屋單位的原貌。

【星島日報報道】有時Elsie向仔女分享兒時經歷,希望他們多認識香港歷史,但要體驗一家八口擠在小單位內的艱苦生活與他們實在有點距離。還好,香港碩果僅存的第一代徙置大廈美荷樓將於明天及後天舉行開放日。屆時可參觀上世紀五十年代徙置單位,感受一屋兩伙、共用廁所的生活之餘,大會更會舉辦「穿膠花工作坊」,講解這些塑膠製品如何成為昔日香港家庭的重要收入來源,相信可令年輕一代對本地歷史感受更深。 Elsie知道,位於石硤尾的美荷樓現為二級歷史建築,多年前獲活化為青年旅舍後,仍保留「H型」設計,更成立了「美荷樓生活館」展示相關文物。聽香港青年旅舍協會市場策劃及拓展經理翟韻儀(Fiona)講,為使更多人認識美荷樓及它的相關歷史,明天及後天將舉行開放日,並以「我們的快樂時代」為主題舉行一系列導賞、工作坊及參觀活動。 Fiona表示,除了美荷樓生活館,平日用作出租的旅舍房間亦將開放參觀,更設有導賞團,讓大家完整地體驗當年公屋生活及認識香港歷史。「生活館可看到美荷樓活化前的面貌,而旅舍房間則是活化後的模樣。」 她介紹指,一九五三年石硤尾大火,政府為安置受影響居民而建成美荷樓,「當年的H型設計,中座是洗手間和環迴走廊。由於沒有電力供應,居民要用火水燈照明,更只能在走廊開爐煮食。年輕人很難想像五十年代的美荷樓,每個單位只有五十呎,卻要居住五個成年人,「十歲以下小孩當半個人看待,所以有些單位可住上十個人,太擠逼時更要把牀搬到走廊。」 所以美荷樓生活館重現了不同年代的單位原貌,「如兩家人共住的『一屋兩伙』,空間不足而搭建的『閣仔』也一比一重現,還有居民在走廊用火水爐煮食、共用廁所的惡劣環境。雖然我們無法還原臭味,但昏暗燈光和骯髒的感覺已經很足夠。」 到了八十年代,單位改裝成更寬敞更齊全的設計。「終於有碌架牀,亦將兩個單位打通成一個二百六十呎左右的單位,還有騎樓作廚房,但仍須住六個成年人。」Fiona指,旅舍將單位改裝客房出租,「那時有『頭房』及『尾房』,面積較大就改作家庭房,一般單位就變作雙人房。故大家參觀時仍可感受當年的空間大小。」 Fiona同Elsie講,除了重現單位,生活館還保留了逾一千二百件當年居民的生活用品,現時展出約五百件,包括尺牘課本、火水燈,「還有鄭少秋與汪明荃合演的《書劍恩仇錄》,生活館亦不斷收集口述歷史,現有超過四十份。原來美荷樓出過不少『猛人』,如資深大律師陳志海、導演吳宇森及羅啟銳曾居於此。」 生活環境惡劣,當年居民也要努力賺錢幫補家計。Fiona表示,當年最普遍的就是「穿膠花」。「膠花是徙置區家庭的重要收入來源,所以開放日特地舉行了穿膠花工作坊,除了讓大家嘗試,導師亦會介紹相關的歷史及故事,如當年要穿膠花可賺到多少錢、為何會流行等。」 雖然生活艱苦,但居民也有不少娛樂,Fiona說,開放日將會有打扮成林亞珍及女殺手的模特兒與大家合照,亦會免費派發懷舊玩具,當中不少是Elsie的兒時玩意,如竹蜻蜓、吹泡泡膠、伸縮拳頭槍等,只要大家「讚好」美荷樓的facebook專頁,即可換取。 Fiona更向Elsie透露,「四十一冰室」及「四十一士多」會在開放日正式開張。「我們邀請了四位本地藝術家設計,採用大量老香港懷舊元素,亦有互動的部分,如玩天下太平、畫鬼腳等玩意。士多亦會出售紅雙喜碗筷等特色精品。家長不妨在活動後與小朋友嘗嘗冰室的食物,休息一下。」 「YHA美荷樓開放日」將於明日及後日舉行,全部活動免費。Elsie問過Fiona,知道四場導賞團的預約名額已經爆滿,但仍預留了少量名額予即場參加人士,有興趣的家長記得要把握機會。想了解開放日各項活動詳情,可瀏覽https://www.yha.org.hk/。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