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手稿展 刻畫平民百態

王家禧之子王澤來港參與展覽,他笑言,老夫子的幽默歷久不衰。

(綜合報道)Elsie小時候最愛看《老夫子》漫畫,漫畫人物「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更是深入民心,「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現正舉行「耐人尋味:王澤王家禧)老夫子手稿展」,展出王澤於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老夫子》原稿作品逾一百二十幀,全為其親筆手稿,珍貴非常,《老夫子》漫畫不止幽默風趣,也見證香港的成長和本土文化,成為幾代人的集體回憶。 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於八月舉行「耐人尋味:王澤(王家禧)老夫子手稿展」,涵蓋四格至六格漫畫及封面作品,全為其親筆水墨手稿,《老夫子》作者王澤本名王家禧,在北京輔仁大學學西畫。一九六○年代初,王家禧首次以長子王澤之名為筆名畫《老夫子》漫畫,從此為人所熟悉。除了《老夫子》漫畫,王澤的創作包括有《水虎傳》、《猛鬼廟》、《古老村》、《狐狸仙》等中長篇及短篇漫畫。 Elsie同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策劃總監李安琪(Angelika Li)傾過,蘇富比積極發展藝術平台,向公眾展現跨時代的藝術品,早前曾展出「愉悅滿園貝氏中國古代情色藝術珍藏」和「春扉--浦上滿收藏日本春宮版畫收藏展」,為大眾帶來豐富的視覺享受,這次回歸本土文化,展出一共一百二十八張王家禧先生於上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的親筆手稿,對香港社會、文化與科技發展提供了珍貴記錄與寶貴見解。 Angelika指出,「是次展覽籌備達一年,在過程當中一直與王澤先生及《老夫子》團隊合作無間,一邊挑選手稿,一邊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老夫子》故事跨過多代,無減其黑色幽默,我最喜歡一幀《三位一體》手稿,講老夫子、大番薯、秦先生看電影,他們為了省錢,只買一張戲票,票務員罵他們坐「霸王位」,他們三人竟然「疊羅漢」坐一個位子,暗示六、七十年代不少家庭,一家四口只買兩張戲票,小孩子坐在大人的大腿上看戲,反映舊香港的平民文化。」 Elsie同子女早前便欣賞展覽,一同興致勃勃欣賞手稿,《老夫子》是極具代表性的香港本土文化象徵,手稿《一物二用》就以穿鬆糕鞋、喇叭褲的長髮女子狂舞掃地帶出「一九七五年清潔香港運動」;老夫子在茶樓跟其他茶客爭位,打架至頭破血流,也反映香港人的生活常態。展場還設有數碼互動裝置「變身老夫子漫畫人物」,讓大家瞬間成為《老夫子》漫畫的一分子。 Elsie在展場上巧遇王家禧之子王澤,王澤先生是《老夫子》的第二代作家,他在台灣與父親合資成立「老夫子工作室」,延續《老夫子》漫畫及周邊創作。王澤笑言,喜愛老夫子的群眾一聽到「耐人尋味」四字,自然想起《老夫子》的故事,這四字成語連繫讀者對《老夫子》的特殊感情,「《老夫子》來到今天,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老夫子在父親那個年代,希望上月球旅行,老夫子在我的手上,他就夢想踏上火星,他隨年代改變,充滿創作的可能性。」 他笑言,「父親曾叮嚀我『千祈不要畫畫』,他怕我們搞藝術,不能維生。我年輕時確實沒有沾指漫畫,然而心中一直牽掛這漫畫,到了適當時候,我便執筆延續《老夫子》,我沒有想過甚麼時候會停畫,繪畫漫畫不是工作,而是我的生活。畫漫畫跟畫畫有點不一樣,漫畫是說故事,人物的心情、姿態、思想才是主軸,我自小視父親為偶像,看他如何畫畫,潛移默化感染了我對漫畫的興趣。」 Elsie提提大家,「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由即日至八月二十九日舉行「耐人尋味:王澤(王家禧)老夫子手稿展」,讀者可到香港金鐘道88號太古廣場1座5/F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Sotheby's Hong Kong Gallery欣賞。 若有任何家長關心的話題,歡迎報料。傳真:2798 2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