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揮霍 老公捱麵包還錢心淡

【晴報專訊】夫妻理財觀念南轅北轍,隨時變成婚姻炸彈。有港男訴苦指妻子揮霍成性,累他要捱麵包慳錢還卡數,埋怨婚前承諾變泡影。有社工指夫妻如「一個慳家,一個享樂」易生矛盾,建議多溝通及協調,取得平衡點。 港男在帖文指太太婚前做兼職,自己賺錢自己使,但婚後就用「公款」揮霍。「少少錢就身痕買衫,幾日買一件………要老公捱窮」,他又數算妻子婚前承諾戒煙及分擔家務,惟現實中未兌現承諾,令事主感心淡。 帖文引起不少人同感,有過來人說太太也是購物狂,衣服數量媲美時裝店,又愛買首飾,形容「找卡數找到要借錢食麵包,佢就買靚衫買首飾食好嘢」。因妻子揮霍致家無餘錢,連想換家具、壞電腦及裝修廚房也一拖再拖。但有女性留言平反,聲稱並非所有港女也如此,自己婚後負擔一半家庭開支,包辦起居飲食亦無怨言。 婚後開支多方見真章 東華三院健康理財家庭輔導中心主任陳福龍指,夫婦理財價值觀或有別,常見個案「一個很節儉,另一個愛享樂」,雙方易對使錢問題生矛盾。曾有對三十多歲新婚夫婦,兩人月入約四萬元,太太月薪一半全花在購物上。「丈夫不滿她在旅行、食飯使費全依賴他,且欠十多萬卡數。丈夫不忍她破產,但為她『填數』又感不值,為此日嘈夜嘈。」 夫婦因了解結合,惟有說婚後見真章。陳指即使婚前了解對方使費習慣,但婚後要面對家庭開支,如供樓、水電煤及供養父母等,很多問題要磨合。「簡單如一個要求每餐吃一百元以上套餐,另一個只求吃四十元快餐,都會因抵唔抵而爭吵。」 婚前了解雙方價值觀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堅道中心主任鄭靜文指,婚前承諾未兌現,影響夫婦互信。「曾有男生答應太太婚後半年就遷出去住,但樓價一直升,半年後仍未能『上車』。太太不滿丈夫無履行承諾,丈夫則認為未獲體諒,期望落差時衝突便出現。」 她建議新人婚前要了解雙方價值觀,例如原生家庭是節儉型或及時行樂型,萬一價值觀有衝突,切忌爭辯誰對誰錯,反而應設法拉近雙方差距。 購物成癮只享受過程 女性天生是購物狂?東華三院心瑜軒預防及治療成癮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陳美璐說,過去接觸284個家庭求助,有兩成涉消費成癮,男女各佔一半,逾五成人年齡介乎18至39歲。她坦言因衣褲鞋履產品多以女性為目標顧客,令人覺得女性愛購物。「曾有20歲男生月入萬餘元,因沉迷買模型欠下逾40萬卡數,戰利品堆滿約300呎單位,連開門開窗也有困難!」 陳又指,購物成癮個案只享受購物過程,而非物件本身,「大部分戰利品非必需,買咗連拆都未拆就擱置一邊」。現時網購流行且多以信用卡付費,加上銀行批核信用卡門檻低、信貸額高,市民對個人消費能力模糊且責任感下降。「部分人動輒簽卡消費,少了思考自己用了多少錢、能否負擔卡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