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和鮑威爾對金融泡沫都有所警惕 但無礙他們力推刺激政策

【彭博】-- 美國財長珍妮特·耶倫和聯儲會主席傑羅姆·鮑威爾似乎對金融市場上出現的泡沫跡象有所警惕,儘管他們仍在推動可能導致市場愈加亢奮的經濟刺激措施。

當被問及可能的投機熱潮時,耶倫在接受CNBC電視採訪時表示,「可能有些領域我們應該要非常小心了。」

聯儲會1月26日至27日的政策會議紀要顯示,聯儲會研究人員認為金融風險「顯著」。一位知情的央行官員稱,鮑威爾認同聯儲會研究人員所作的整體評估。

決策者正面臨兩難處境。儘管認識到超寬鬆的經濟政策會助長金融過熱,但他們也認為,受疫情破壞的經濟正處於一個深坑中,需要大量幫助。

兩位官員最近都指出,儘管官方失業率在6.3%,但考慮到脫離勞動力隊伍的人以及非自願的兼職打工者,實際失業率可能接近10%。

讓這一難題加劇的現實是:與許多其他國家相比,美國用於防止資產泡沫和過度槓桿的監管工具更少。

耶倫周一再次發聲大力支持總統喬·拜登的1.9萬億美元財政援助計畫,她在《紐約時報》舉辦的網絡研討會上表示,需要這筆支出以防止經濟在長期而言受到疫情的損害。就鮑威爾而言,預計他周二參加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聽證會時將重申他對超寬鬆貨幣政策的承諾。

儘管周一受美債殖利率上升影響,股市回落,但標普500指數仍處於歷史高位附近,較去年3月低點上漲了約75%。風險最高的公司債券殖利率本周早些時候首次跌破4%。比特幣周一大幅下跌,但今年仍顯著上漲。

前國會預算辦公室主任Douglas Holtz-Eakin說,如果國會通過拜登的援助計畫,其中包括給許多美國人的1,400美元刺激支票,資產價格可能會獲得進一步提振。他現在擔任華盛頓美國行動論壇的主席。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員Tobias Adrian和Fabio Natalucci在1月27日的博客文章中將局勢描述為「隨著投資者押注於持續的政策支持,自滿情緒似乎正在市場彌漫。」

他們警告說,在長期利率持續上漲影響下,可能導致經濟不穩定的金融市場大跌風險正不斷升溫。

殖利率上升

這樣的上升可能已經在進行中。周一,由於對通貨膨脹率提高和經濟走強的預期,10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升至1.35%左右,而本月初還在1.07%。彭博經濟研究上周將2021年經濟成長預期從3.5%上調至4.6%,並表示如果實施拜登的刺激方案,這一增速可能會提高到6%-7%。

鮑威爾過去曾指出過高的資產價格和其他金融脆弱性可能對經濟構成危險。

2007年,正是房地產市場泡沫的破裂將經濟帶入了自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低迷時期。在2001年,科技股暴跌助長了經濟衰退,儘管按歷史標準來衡量此次衰退相當溫和。

耶倫在《紐約時報》的網絡研討會上說,與十多年前的金融危機時期相比,現在大銀行的狀況要好得多--鮑威爾也一再提出這一觀點。

兩位決策者還指出,近期的高昂資產價格因利率處於低位而至少部分顯得合理。

毫無疑問這是正確的,但廉價信貸還可以誘使投資者利用更多槓桿和承擔更多風險來提高回報,並推動資產價格最終達到不可持續的水平。

「很難說」

前聯儲會副主席Alan Blinder表示,「這就是很難分辨什麼是資產泡沫和什麼是基本面的原因,因為它們都指向同一方向。」

耶倫在擔任聯儲會主席時曾指出,應對金融穩定風險的第一道防線應該是通過使用所謂的宏觀審慎工具來加強監管,而不是通過增加借貸成本和提高利率。

這正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員Adrian和Natalucci所奉行的處方。他們認為,現在還不是決策者撤回對仍受疫情影響的經濟支持的時候。相反,官員們應致力於通過加強對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監管來維護金融穩定。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Blinder表示,問題在於聯儲會並沒有太多的宏觀審慎工具來幫助實現這一目標。與英國央行不同,如果它擔心房地產市場出現泡沫,是不能下令銀行要求購房者在獲取抵押貸款時交更多首付款的。

鮑威爾最近試圖將這種缺點吹噓為優點。他認為,政策制定者通常會將出台此類限制措施的時機搞錯。他談到美國在整個經濟周期中都進行嚴格監管的模式才是可行的選擇。

作為財長並因此身兼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主席,耶倫將有機會加強美國的防禦能力,以防止過度的金融投機和槓桿。

前白宮首席經濟學家Glenn Hubbard在2月18日的稅務政策中心網絡研討會上表示,「我希望她思考在金融體系中哪裡還存在漏洞」。

這位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補充說:「我並不認為危機即將來臨。」但是「如果長時間將利率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則需要提防泡沫。」

原文標題Yellen, Powell Wary of Financial Froth While They Push Stimulus

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please visit us at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1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