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鉤再現 中國信貸成長減速不一定意味著經濟放緩

【彭博】-- 中國製造商樓仲平正在遭到銀行和政府官員的狂轟濫炸,紛紛向他提供新的貸款,他表示,像自己這樣的小企業終於受到了關注。

「很多融資公司都在聯繫我們,希望投資,幫助我們更快發展,」樓仲平說,他的公司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為星巴克等零售商供應吸管。「融資環境前所未有的好。」

樓仲平的經歷表明,儘管中國正在給經濟中的信用擴張踩下剎車,但並不意味著經濟或大宗商品需求的成長放緩。這是因為信貸與經濟成長之間的傳統聯繫已經沒有以前那麼牢固了。

由於疫情激發的出口繁榮將會持續,外國需求今年在經濟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在國內,更多的資金正在流入像樓仲平這樣的民營企業,而擴張所需信貸較少的服務和科技公司在經濟中占據了更大的占有率。

一些經濟學家提出,隨著業務模式的轉變,信貸甚至與高負債地產行業的投資發生了脫鉤。

中國觀察人士將衡量新融資成長與國內生產毛額(GDP)比例的「信貸衝動」作為商業周期的指標。中國的房地產開發商、製造商和地方政府依靠新增信貸進行投資,帶動就業以及工業品和大宗商品進口需求的成長。

這反過來又形成了一個全球工業周期,從澳大利亞GDP到新興市場貨幣走勢等方方面面都與之息息相關。美國國債殖利率的上升和標普500指數的下跌往往與中國指標同步。

信貸衝動於去年年底見頂,此後隨著北京尋求減碼疫情刺激措施而不斷下降。以下是對這為什麼不一定意味著經濟放緩的更深入分析。

民營部門

中國央行去年向銀行提供了大量資金,專門用於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官方和獨立數據顯示,這極大地提高了流向這類公司的信貸占有率。

這很重要,因為在同一個行業中,民營企業的效率通常比國有競爭對手更高,因此他們的投資會更大程度地提高經濟的生產能力。

服務和技術

過去十年,中國經濟已從依賴重工業和投資轉向服務和技術,即所謂的「新經濟」部門。服務業在中國GDP中的占比去年達到近55%,高於十年前的45%。

服務公司需要投資於設備等固定資本的開支通常較少,而且有證據表明,和其他許多地方一樣,隨著更多服務轉到網上,疫情加快了數字化轉型。

建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崔歷表示,近年來,隨著建築業這個信貸最密集型的行業不再是推動需求的主要來源,信貸增速對中國經濟成長周期的影響已經減弱。

利潤和股權融資

中國企業還可以以不體現在官方信貸指標中的方式進行擴張:它們可以發行股票或使用留存收益。根據普華永道,去年中國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規模幾乎較前年成長了一倍。

對上市公司的考察顯示,2020年,醫療、可再生能源和半導體等「新經濟」板塊收入降幅小於礦業基建、材料和房地產等「舊經濟」行業。新經濟板塊的利潤率也有所提高。根據法國外貿銀行的分析,上市新經濟公司的資本支出從而得以激增16%。

中國的科技巨頭闡明了這樣一種趨勢:他們正在使用去年賺取的利潤來發展業務。

「更快的利潤成長和更低的槓桿意味著新經濟比舊經濟行業有著更大的資本支出擴張空間,」法國外貿銀行經濟學家Gary NG說。他補充道,這將有助於中國提高長期生產力,意味著「在新經濟占比提高的情況下,中國潛在增速的下降可能會推遲」。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的風投資金也大幅增加,使得貴陽的自動駕駛初創企業Pix Moving等快速成長的公司受益。該公司的創始人喻川表示,像他們這樣的早期創業公司申請銀行貸款真的很困難,但該公司去年從風險投資人那裡籌集了數百萬美元資金。

房地產和儲蓄

房地產投資是中國經濟成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傳統上一直依賴於債務融資。自2017年以來,北京一直在調控房地產市場,擔心該行業會吸引走更具生產性用途所需的資源並造成金融風險。

為此,中國房地產巨頭對房產預售的依賴急劇增加。

「信貸成長與住房開工之間的聯繫已經打破,」Absolute Strategy Research中國經濟學家Adam Wolfe說。「這意味著經濟中信貸最密集型部門對信貸周期的敏感程度下降了。」

北京今年進一步收緊了房地產開發商獲取信貸的渠道。但這對銷售可能影響甚微,因為中國較富裕的家庭去年積累了額外的儲蓄,這些錢仍然可以用於購買房產。

地方政府也有去年債券發行未動用的資金,可用於大宗商品密集型基礎設施項目開支。Pantheon Macroeconomics Ltd.中國經濟學家Freya Beamish表示,即使未來幾個月只是花掉家庭儲蓄的一小部分,可能也會顯著提振GDP成長。

「在目前的情況下,我比平常更不擔心信貸和貨幣成長的放緩,」她說。

原文標題China’s Growth Decouples From Credit, With Global Implications

(新增小標「利潤和股權融資」之後內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1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