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菌相的失衡 恐加劇阿茲海默症惡化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最常見的神經退化性失智症,好發於65歲以上之老人,在台灣80歲以上的老人每5人即有1人罹患,迄今未研發出有效的藥物可治癒。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莊志立研究員團隊,透過果蠅動物模式,發現腸道與大腦交互調控阿茲海默症的機制,可透過腸道感染並動員免疫血液細胞,吸引這些免疫細胞到阿茲海默症腦部,並影響神經退化。

腸道有「第二大腦」之稱

莊志立表示,腸道是神經密佈的器官,是大腦以外最複雜的神經系統,素有「第二大腦」之稱。近來許多研究顯示腸道與大腦之間有密切的溝通,並有文獻發現一些精神疾病,例如憂鬱症或精神分裂症,都與腸道菌相的失衡有關,然而其間作用機制仍然有待發掘。

莊志立大膽假設:「腸道菌相的失衡或許會加速阿茲海默症的病程?」研究團隊利用果蠅阿茲海默症的動物模式,餵食腸道桿菌去破壞腸內菌相平衡。結果發現阿茲海默症的神經退化病程明顯加劇,動物壽命縮短並且行動能力變差。接續探究致病機轉,發現腸道菌感染後,會刺激體內免疫血球細胞移動至阿茲海默症腦部,引發大腦產生大量產生促進發炎的細胞激素及氧化自由基,進而促進腦神經細胞死亡。

調控腸道功能 改善大腦健康

進一步研究,發現這些免疫血球細胞的移動能力會因腸道菌感染而提升,這些過動的免疫細胞會受到大腦的氧化自由基所吸引,轉移至大腦去加劇發炎反應。研究證明腸道可以透過身體的免疫血球細胞,去調控大腦的發炎反應,進而讓阿茲海默症的神經退化加劇。

莊志立說明,未來或許可以利用藥物或飲食運動調控腸道功能,間接改善大腦的健康。治療阿茲海默症,屆時不需要依靠藥物,透過改變腸道與大腦的免疫溝通,就能減緩病程。此一前瞻創新的研究成果獲得國際高度青睞,已於上個月刊登在國際頂尖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