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言自語丨美國研究:自言自語原來好有益!用對言辭更可建立自信,趕走焦慮。

自言自語丨美國研究:自言自語原來好有益!用對言辭更可建立自信,趕走焦慮。
自言自語丨美國研究:自言自語原來好有益!用對言辭更可建立自信,趕走焦慮。

自言自語丨自言自語一直被先入為主地貼上精神有問題等標籤,導致不少人均會認為與自己說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事實上,自言自語在生活中十分常見,美國一項研究更表明自言自語其實可以作為一種調節機制,不單能撫慰情緒,還可以達到建立自信從而面對挑戰迎難而上的作用。

撰文:Yuuki@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丨圖片來源:PaeGAG@Shutterstock、Chay_Tee@Shutterstock、fizkes@Shutterstock丨資料來源:密西根大學研究團隊

自言自語丨美國研究:自言自語原來好有益!用對言辭更可建立自信,趕走焦慮。

自言自語一直被先入為主地貼上怪癖、精神有問題等標籤,導致不少人均會認為與自己說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事實上,自言自語在生活中十分常見,絕大部分人均會在心裡默默地對自己說話。由密西根大學伊森.克羅斯(Ethan Kross)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所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自言自語其實可以作為一種調節機制,不單能撫慰情緒,還可以達到建立自信從而面對挑戰迎難而上的作用。

自言自語
自言自語一直被先入為主地貼上怪癖、精神有問題等標籤。

研究目的與方法

過往不少研究表明,增強心理距離或心理疏遠策略,即超越以自我為中心作觀點的能力可有助於自我調節,包括可增強人們在短期內面臨誘惑時的自我控制能力等。同時亦有研究表示,當人以自我疏遠或抽離的角度回望過去,更能幫助他們反思自己的經歷而非反復地沉沒在痛苦回憶之中。因此自我疏離(self-distancing)的概念一直被應用於部份認知和行為治療上,並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因社交焦慮者害怕於社會環境中受他人評估,使這些個體在應對社交互動時承受著高度焦慮,而在當前的認知行為療法中,社交焦慮可透過挑戰對於即將發生事情的負面期望來治療,惟人們在內省(Introspection)時使用指責自己的方式,卻很有可能進一步對自我調節產生負面影響。

為了調查在自省期間的語言使用是否會影響人們在社會壓力下的自我調節能力,密西根大學研究團隊進行了7項研究,包括原理驗證,即留意在內省時使用非第一人稱代詞(你、他、它)或自己的名字,而不是第一人稱代詞(我)是否可以增強自我距離,再檢驗這些不同形式言自語對於調節社會壓力的認知、情緒和行為後遺症的影響,並研究其將如何影響人們評估未來壓力源的方式。 最後,研究人員結合以上的分析數據,以檢驗社交焦慮是否可透過調節語言使用的達到緩和效果。

自言自語
為了調查在自省期間的語言使用是否會影響人們在社會壓力下的自我調節能力,密西根大學研究團隊進行了7項研究。

研究發現自言自語可安撫焦慮情緒

研究結果發現,自言自語確實可以讓人對自己感覺更好,甚至可以增強個人的自信,以幫助面對嚴峻的挑戰,卻能迎難而上。然而,人在自言自語時必須使用恰當的言辭才能讓其發揮作用。

研究人員認為,結果表明,當人們使用自己的名字或者「你」、「他」、「它」等第二或第三人稱來描述自己的情緒體驗,比起使用第一人稱,能更有助於好好地控制自己的感受和思維,因為使用自己的名字和其他非第一人稱代詞來代指自我,屬於自我疏遠距離的形式,可以增強自我調節的效果。而進一步的研究中亦發現這些不同類型的自言自語,對於個人面對需要留下良好第一印象及公開演講時的壓力也有著影響,與第一人稱組相比,非第一人稱組對於焦慮表現有更良好的狀態,不僅表現出更少不適應,也出現較少因適應不良事件而與處理後續反應的情況。

接下來的研究結果更顯示了,不同形式的自言自語可影響人們評價引發社交焦慮事件的方式。與使用第一人稱的受試者相比,非第一人稱的語言使用,可導致人們以更具挑戰性和更少威脅的方式評估未來的壓力源。且研究人員更發現,這些調節並不限於有社交焦慮特質的人士身上,對於普通人也是如此。

自言自語
研究發現自言自語確實可以讓人對自己感覺更好、增強自信,以幫助面對挑戰依然迎難而上。

研究人員認為自言自語有助於促進自我疏遠,幫助讓人變得更理性

團隊指出,這些發現表明,人們在內省時用來指代自我的語言,即使是微小變化也會影響人在社會壓力下調節自己思想、情感和行為的能力,其中更包括了弱勢群體。原因很可能是因為這樣的行為可以促進自我疏遠,引導人以更具挑戰性和更少威脅的方式來評估焦慮。因此,非第一人稱的自言自語不僅能幫助人們在壓力狀況下獲得更好的表現,還能協助控制自己情緒,也有助於讓人變得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