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影樓創待客金律

《中國照相館史1859-1956》

【星島日報報道】有一個我不是太想接受的現實,原來照相機和照相藝術,是隨鴉片戰爭的槍炮,傳入中國的。還有大部分作品原來是「擺拍」,旨在滿足歐美消費者的幻想。不過,攝影師記錄的那一幀幀殘破的城牆、乞丐、繁華的街道還有絕美的田園風光,滿足了今天的我們對那個時代的想像,沒有這一批早期的「擺拍」,中國可真的失去那段珍貴的視覺回憶。 這本書以中國的照相館為主題,除了有你想像不到那麼多的、多樣化的舊相片安插其中之外,你也想不到要談中國的照相館,竟然可以寫出那麼多的、多樣化的資料。買這本書回家,就好像在河塘中,釣到一條五十斤重的大草魚的感覺,四百多頁內容,要細看的話,夠你一星期的消磨。 不過,我很認真的翻看,主要是細心欣賞作者經十五年收藏的中國舊相片中,嚴選那四百多張的代表作,相片或許是不經意的各自存在,各自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某一角落,不過,經過用心的編輯和排序,相片與相片之間,有如出現了默契和聯繫。這是甚麼感覺呢?我醒起童年拜年探親,所有家庭的大廳中間那張茶几之中,例必有多本紀錄這個家庭和家庭成員的相簿,少則三、四本,多則六、七本。大人「雞啄唔斷」的傾偈,傾到興起,有時會拿出相簿介紹︰「我講嗰個邊個邊個,咪就係呢一個囉!」跟手再拎起另一本,翻過去指住︰「嗱,邊個邊個去咗美國,舊年寄呢幾張相畀我,你睇佢肥咗,個女都有佢咁高咯。」 看這本書有如打開親朋戚友相簿,之不過,沒有人為你旁白,但有的是詳盡的文字資料,助你深入了解中國近代照相事業的發展經過,其中不少記述是很有趣的。 不說不知,曾幾何時照相館是一門大生意,而且頗有社會地位,行規十分嚴謹。書中記載1932年中國一本專業刊物,翻譯一篇英國攝影學者的文章︰《經營照相館的方法》,其中提出「十種金律」,對照起今時今日的新時代,有些內容頗覺古怪有趣,不過,對於時下服務行業仍有參考價值。 一、記得幫客執相,尤其是講究裝裱;二、照相價錢要公道,不要太昂貴,最好有A、B、C餐,任客選擇;三、店面要常清潔,窗明几淨,空氣流通才可招客;四、拉近顧客關係,服務人員須謹記所有客人名字及愛好;五、留心Walk-in客,適當時要識Sell佢;六、做錯事要立即補救,避免客人知道,留下不良印象;七、洞察客人心理,用心觀察;八、待客之道,最緊要親切;九、客人幫襯幾多都要感恩,客人賓至如歸,下次會再來;十、注意裝飾布置。 多年前,我家附近有一家歷史悠久的影樓,我小朋友時,差不多兩、三年一次,與家人,尤其是「金山返嚟」之親戚,拉隊上去拍合家歡。有一天,是我獨自上影樓,事關這是好多年後之事,上去影相如此隆重,因為是大學畢業要搵工。這是香港影樓日落西山的時候,沒有甚麼家庭有如此雅興,定期影全家福。 影樓老闆娘懶洋洋的出來招呼我,舉目細看,這影樓也真太舊了,背景那張絲絨布幕,有點令人慘不忍睹,唉,照相館經營的所謂「十種金律」,這里半種都沒有。影完相,老闆娘才打開話匣子,她不是刻意Sell甚麼,也不在意要給顧客留下甚麼好印象,只是淡淡的與我這位也算老街坊的年輕人道別︰「我哋睇住你大,不過,我哋做到11月就結束呢個影樓,唉,捱足幾十年,剩番呢啲架生都要賣囉。」 當時有點傷感,不過,看着那座木製的大型照相機,我更有點依依不捨,因為「睇住我大」的是這台照相機才是,我好有衝動走過去,用手摸一下這古老的照相機,甚至鑽進照相機背後那塊布看個究竟。事關我由細到大都想知影相叔叔是如何操作攝影的。 我沒有再光顧任何影樓,不過,十年前我看過一部難忘的感人愛情片《八月照相館》。一個自知生命短促的年輕照相館館主,與一位可愛的女孩相遇並觸動了感情,館主重新出現生命力,可是病情惡化了,他拍好自己的靈堂照再回去醫院。聖誕節那天,好久沒有來過照相館的女孩,見到大門緊閉,掛出「外出中」的牌,然而,女孩幸福的笑了,因為她見到照相館櫥窗擺出她一張很美麗的相片出來,此時聖誕鐘聲響起了……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