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科技股大漲 助長日股藍籌股收高
(法新社東京26日電) 華爾街股巿科技類股大漲,加上日圓兌美元匯價走弱,助長東京股巿藍籌股今天收漲。
日股日經225指數收漲115.18點或0.37%,來到30916.31點,東證股價指數微跌0.31點或0.01%,收2145.84點。
(法新社東京26日電) 華爾街股巿科技類股大漲,加上日圓兌美元匯價走弱,助長東京股巿藍籌股今天收漲。
日股日經225指數收漲115.18點或0.37%,來到30916.31點,東證股價指數微跌0.31點或0.01%,收2145.84點。
【彭博】-- 東方匯理銀行的Patrick Wu表示,隨著中國維持利率在低檔以維繫脆弱的經濟復甦,全球投資者將在未來三年避開中國資產。 該銀行亞太和中東交易聯席主管Wu表示,隨著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貨幣政策繼續分化,中國與美國的殖利率利差欲小不易。他補充說,該利差目前接近去年11月以來的最大水平,這將損害對在岸債券的需求並打壓人民幣。近幾個月來,中國金融市場一直舉步維艱,一連串疲軟的經濟數據削弱了交易員對防疫限制措施結束後經濟迅速復甦的希望。人民幣跌至今年最低水平,上海股市料將出現自10月以來最嚴重的月度下跌,4月份在岸債券的淨外資流入轉為負值。Wu周一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重新開放的題材已經結束了,現在可以真正感受到中美利率政策的分歧。全球交易員現在不會大舉買進人民幣資產。中國自5月以來發布的經濟數據——從製造業活動到零售銷售——大多不如分析師預期,促使高盛和野村等公司呼籲進一步放鬆政策。與此同時,預計聯儲會將在7月之前再次提高利率,以應對仍然高企的通貨膨脹。這意味著中國10年期債券與美國國債殖利率的差距(目前為104個基點)將維持在這個水平甚至進一步擴大。此舉將削弱人民幣計價證券相對於高收
「商品大王」羅傑斯(Jim Rogers)再次警告,過去的14年期間,全球債務增長驚人,他正準備迎接有生之年遇過最糟糕的熊市(the worst in my lifetime)。羅傑斯指出,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是由過多的債務所造成,自那以來借貸急劇膨脹,這反映未來的經濟衰退將要嚴重得多。 羅傑斯預料,所有市場將會出現問題,包括房地產市場、股票市場、債券市場、貨幣市場等。雖然他未有描寫是甚麼問題,但指出必須學會套現或沽空,才能在即將到來的危機中生存下來(You have to learn about cash or selling short in order to survive what's coming)。 此外,羅傑斯警告,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正受到威脅,需要提高利率才能遏制物價飆升。他認為全球的利率將會上升,惟尚不知道需將利率上調至甚麼水平才能遏止通脹。他指出,當通脹時,最好的投資是實物資產,而實物資產就是大宗商品,而持有大宗商品是對抗通脹的最佳對沖選項。 最後,美國債務上限危機逼在眉睫,羅傑斯不滿美國政府的處理手法。他又表示,目前許多國家正尋找能取代美元的貨幣,究其原因就是美
內地經濟數據不似預期,加上亞洲清算聯盟(ACU)的14個與會國計劃推出全新的結算系統,繞開以美國為主導的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國際結算系統外,也不採用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人民幣失守7.1算,繼續創逾6個月新低。在岸人民幣兌每美元匯價向下,曾低見7.1131,是自去年11月底以來首次跌破7.1;離岸人民幣曾低見7.1316,挫近0.6%,每百港元升越91元人民幣,為今年首次。
美國4月核心個人消費開支(PCE)物價指數高於預期,通脹壓力持續,本周關注5月非農就業報告,倘工資增長續高出預期,將會加強投資者對加息周期延長的憂慮。美匯及美債息短期偏強,打壓風險資產估值。
人民幣「破7」之後弱勢未止!隨着市場對美國聯儲局下月加息預期升溫,反映利率期貨市場的芝商所FedWatch工具更顯示,聯儲局6月加息0.25厘的機率升至逾60%,息差因素導致人民幣進一步走弱,周二離岸人民幣兌每美元曾跌破7.1關,為去年11月以來首次,折合每百港元兌約90.5元人民幣。
市場觀望美息會否持續攀升之際,滙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亞洲區首席投資總監范卓雲最新預期,聯儲局將在下月最後加息一次0.25厘,後續下半年則保持利率不變,並會於明年第二季、第三季和第四季合共減息3次,每次均為0.25厘。
中信証券發表海外市場下半年投資策略報告指,受外部風險拖累,年初至今港股明顯跑輸美股,主題性交易主導兩市場表現。該行認為當前港股已較充分計入悲觀預期,業績與估值仍具吸引力。但2021年以來外資長線資金持續流出已導致港股交易量萎縮、賣空行為增加,多重偏交易型資金持續博弈的狀態。 該行指,外資流出已至歷史高點。年初以來外資再度流出港股超1,400億港元,而2021年以來外資累計流出港股已高達1.05萬億港元。同時,投資者情緒承壓導致港股縮量下跌,當前月均成交額已較今年春節前的1,360億港元回落至970億港元。從沽空情況看,近期港股賣空比例再度回升,當前已反彈至24.4%,接近歷史均值兩倍標準差以上的水平。反映了在缺少外資長線資金的背景下,各類偏交易型資金,包括對沖基金持續博弈的環境。 因此,在長線資金回流之前,港股整體流動性和投資環境承壓。 中信証券指,當前港股主要指數估值水平已具吸引力,從實際盈利增速趨勢的角度看,恒生指數每股盈利增速已於2022年第三至四季度築底。未來每股盈利增速預計將呈趨勢性向上,料港股基本面有支撐。 就港股配置建議,展望下半年,雖然港股的估值和業績優勢依舊顯著,但在
人民幣持續偏軟,創半年新低。在岸價跌穿7.09兌1美元,低見7.0971,較昨日收市價跌184點子。離岸價更失守7.1關口,低見7.1079,跌幅0.3%。
領展(00823.HK)公布截至今年3月底止年度業績,可分派總額達63.11億元,按年跌1.7%,符合本網綜合8間券商介乎62.18億至66.55億元的預測。若撇除2021/2022年度上半年的已付酌情分派,年內可分派總額按年微升0.6%。
中國疫後復甦不如預期,讓人民幣兌美元在 7.0 元附近震盪,但瑞銀認為,看好中國經濟將持續復甦,可望帶動人民幣升值,因此將人民幣 9 月、12 月預測值上調至 6.7 元、6.6 元。
日本財務省表示,今日將與日本央行及金融廳高級官員舉行會議,討論國際金融市況, 日本政府舉行三方會議顯示對近期市況保持警惕,自上周五以來日圓兌美元一直徘徊在140日圓的6個月低位,現報140.224日圓兌一美元。(mn/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芝加哥三大農產品期貨周二 (30 日) 全面下跌,其中小麥期貨重摔 4.2%,自 2020 年 12 月以來首度跌破 6 美元大關,因美國小麥價格高昂,無力在國際市場競爭。 芝加哥 7 月小麥期貨 (WCON) 下挫 4.2%,報每英斗 5.91 美元;Teucrium 小麥
都市麗人去年業績大翻身,雖然收入按年跌一成至30.1億元人民幣,但控制成本得宜,全年計成功扭虧為盈賺3,302萬元人民幣,如果拆開上下半年計算,下半年較上半年增長逾倍,動力十足。
人工智慧 (AI) 熱潮讓 Nvidia (NVDA-US) 今年迄今股價漲近 180%,然而高漲的股價也引來估值過高的質疑,投資者渴望挖掘同樣能參與 AI 盛會的其他選擇。
港股跌幅擴大至逾400點,恒生指數低見18144點,最多曾跌逾450點,較早時報18159點,跌436點,跌幅2.35%。 科技指數一度失守3600點,低見3594點,較早時報3603點,跌98點,跌幅近2.7%。微博急跌逾9%,嗶哩嗶哩跌近7%,網易跌逾5%。ATMXJ跌近2%至5%,以美團跌幅較大。 內房股下挫,龍湖和碧桂園跌逾4%。融創中國跌近9%,合景泰富和遠洋集團跌近8%。
領展(00823.HK)將於明天(31日)公布截至3月底止全年度(2023財年)業績,核心營運業務將受惠整體經濟復甦及本港與內地通關,本網綜合8間券商預測,領展截至今年3月底止全年度(2023財年)可分派總額料介乎62.18億至66.55億元,較2022財年可分派總額64.19億元,按年下跌3.1%至上升3.7%;中位數65.17億元,按年增加1.5%。 受2月時公布進行「五供一」供股因素所影響,本網綜合8間券商預測,領展2023財年每基金單位分派料介乎2.71至3.08元,較2022財年每基金單位分派3.0567元,按年下跌11.3%至上升0.8%;中位數2.795元,按年跌8.6%。投資者關注領展早前進行供股後,公司未來的收購計劃及其領展「3.0輕資產」(透過多元化投資及改善組合,並與資本夥伴合作,擴大管理資產規模)模式策略的進展,以至本港及內地組合業務的復甦情況。 下表列出13間券商對其評級及目標價: 券商│投資評級│目標價(港元) 高盛│買入│64.6元 摩根大通│增持│63元 瑞銀│買入│62.5元 摩根士丹利│增持│62元 富瑞│買入│62元 大華繼顯│買入│61.7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