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成長記 漫步九龍城

《龍城雲集》

【星島日報報道】作者009不是英國M15的情報人員,而是一位深受歐日文化影響的香港藝術家,更重要是他是地道九龍城人。 我跟九龍城甚有淵源,見到這本書簡直是如獲至寶。作者不光是畫,也動筆寫了不少他對九龍城的兒時回憶,並且非常寫實的把那些年九龍城的風貌重現讀者眼前。一打開書,任意的翻開一頁都好像是我親歷其境般,我懷疑自己跟009在那個時空是不是有過接觸? 一翻開是我可能最早到九龍城的地方——啟德機場,我沒有當日的記憶,都是看家庭相簿獲悉的︰一張大人手抱小孩在入境大堂跟一大班人的合照,應該是堂大哥飛去美國留學前影的。估計我第二次跟家人去九龍城,應該就是作者小時候住福老村道那些唐樓。不知是哪一幢、哪一間,我只記得農曆年過了初三必去拜年的一家親戚,這家人有很多哥哥、姐姐,大人搓麻將,我就跟哥哥、姐姐遊九龍城。中午後,降落啟德機場的飛機很多,一架接一架,只要抬起頭就清楚見到那銀白色的「機肚」。哥哥說,走上天台看更加刺激,飛機有如在你頭殼頂飛過! 小時候我對九龍城不太耐煩,因為飛機聲很嘈、很大聲,飛機飛過時,根本沒法交談,好難明白一天到晚呆在唐樓里有甚麼感受?這家人的老奶奶就是足不出戶,連街市都不去,但天天轟炸式生活看來對她沒有影響,因為她活到一百零一歲。 009這位老街坊用畫重活了幾個九龍城已逝去的樂園,國際戲院是其中之一。我讀中學時,每逢11月都要去九龍仔公園泳池參觀水運會,雖然我懂游泳,可是從來沒有那麼「儍仔」參加比賽,事關11月已經轉涼,跳落水不難,泳畢走上來再步入更衣室就好難受,於是我例必做座上客,最刺激的娛樂是約定幾個同學偷偷地「較腳」(瞞着老師溜出去),國際戲院是我們的目的地,走進去看一場兩點半,散場時水運會正好結束。國際戲院附近有很多平民小食,我最愛是戲院對面的一家齋鋪,每年趁水運會至少幫襯一次,這里的齋滷味非常美味,尤其是紅色、酸味那款,直到很久很久之後,齋滷味的回憶才被九龍城的泰國菜沖淡,這是啟德機場差不多要搬的時候。 作者提供的泰國菜記憶都是最經典那幾家︰黃珍珍、昭拍耶、泰農菜館,我印象最深則是一位任職機場朋友帶我去的那家位於城南道的小店,甚麼名字忘記了,只記得坐在收銀機前的泰國女子,真的是靚得驚人,也之所以很多機場男職員,老遠走過來,排隊也要擠入去的原因。這位泰國收銀小姐據說跟泰國前總理英祿一樣,也是來自清邁,記憶中她跟英祿年輕時都有幾分相似,看慣電視台姐仔的普通模樣,我好奇怪為甚麼沒有星探來發掘她做明星。當我與朋友再去之時,這位可被列為九龍城泰國小姐的收銀員已返回清邁,此店的「賣點」消失了,生意也一落千丈。沒有多久,我路經九龍城時,再看不見這小店,換之而來一家賣衣服的商鋪。 有一點多年腹中的疑惑,終於解破了,就是可能是全港九新界離島最旺的中醫藥行——新城門藥行,原來從來都如此旺場。作者用了四頁書來介紹,開宗明義指出這藥行半個世紀以來都見求診者在門前大排長龍,要等上好幾個小時。為甚麼?是否「周潤發效應」?不要想太多,就算發哥不來,這家九龍城經典藥行一樣人山人海,作者提供四個字答案︰藥到病除。009的弟弟小時候患哮喘,經熟人介紹去新城門藥行看中醫,吃過那里的中藥,最終哮喘「斷尾」。 過去幾年,不知是否身體虛弱,每到轉春天日子,少不免感冒幾天,雖然沒有人向我介紹過新城門藥行,但是每逢路過都見到有那麼多求診者耐心排隊求醫,就知道新城門藥行「有料到」。不過,你病人又病,尤其是感冒高峰季,這里的人龍更長,排到入隔籬後巷,最終只有放棄。 向前行多幾步正好是發哥經常光顧的豪華餅店,雖也是要排隊,不過人龍沒有新城門的誇張。感冒沒有胃口食飯,吃件牛油蛋糕「飽飽肚」,「打個底」準備去另一家中醫藥行永診飲中藥罷,總算是苦中取樂,也不枉一番誠意來到九龍城嘛!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