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有價——紗廠大翻新,酷!

南豐紗廠新貌。

【星島日報報道】作者蘇媛,一位業餘藝術愛好者,早年留學英國倫敦,學習東方文化和中國藝術,曾參與藝術拍賣、展覽和出版等工作,研究範圍以玉器和近現代中國書畫為主,經常出沒香港和內地的拍賣會與畫廊,遊走於藝術和商業之間。 大家都在說保育,是潮流興懷舊?還是對香港現狀的一種反射?無論出發點為何,保育不僅有「承先」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如何從中「啟後」,做到歷史與創意兼備才可算是成功。 每次經過中環街市都不禁搖頭歎息,這樣一棟坐落黃金地段的歷史建築物卻幾近荒廢了十多年,政府保育政策的成效大家心里有數。大型保育項目挑戰固然不在硬件上的翻新,而是如何在保留歷史的精華,同時注入與當前社會息息相關的元素,足以吸引市民的關注和投入。明年即將以全新面貌開放的荃灣南豐紗廠是近年香港規模最大的私人投資非牟利保育項目之一,在2014年拍板,由六廠基金會管理,第一期將在今年年底揭幕。單是投入在廠房重建的資金就高達七億港元,南豐紗廠負責人陳卓卓表示,翻新廠房是一項巨大挑戰:「南豐紗廠原有六座,有三座已經拆卸作其他用途,四、五、六號廠房保留下來納入保育項目,三座廠房已經有超過五十年的歷史,我們希望保留廠房的外觀特色,必須鞏固舊建築,同時加建適合日後發展的部分,而且三座廠房並不是連在一起,如何加強整體一致性又符合經濟效益也是一個問題。」 新設計的主要特色是以玻璃幕牆取代面向青山道的正門外牆,並連結大樓地面全層的零售商店,增強整體建築群的一致性。共有超過二十六萬方呎的面積,其中十萬方呎將會是商店和食肆,六廠則用作藝術文化中心,雖然新廠房尚未竣工,但以六廠基金會的名義已經舉辦過多次展覽和活動,包括2015年香港藝術家梁志和的個展《那時那處》、分別來自德國和日本的藝術家參加的藝術家駐場計畫等,創作的主題圍繞紡織與藝術、時代和生活的關係。 南豐紗廠坐落荃灣柴灣角,見證了香港歷史的滄海桑田。在1950年代,香港工業騰飛,各類製造業、加工業蓬勃發展,讓戰後香港經濟進入第一個黃金年代,紡織業撐起了半邊天,全盛期香港有四十多家紗廠,一個紗廠養活幾千個家庭,南豐是當時「三大紗廠」之一,創辦人陳廷驊先生被尊稱為「棉紗大王」。時移世易,紡織業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衰退,不再是香港經濟的支柱,南豐紗廠最後一座廠房在2008年停產,一段香港的輝煌歲月正式結束。幸而陳氏家族後人決定將部分廠房留下來,讓香港年輕一代有機會親身認識和感受這一段歷史。 紡織業是香港歷史的一部分,南豐紗廠保育項目的基礎也在此:「我們的工作離不開紡織工業和香港的創意精神。項目其中一個重要部分是『南豐作坊』創業培育基地,我們會吸納一些結合時裝、紡織和科技的初創公司,為他們在新紗廠內提供辦公與工作室,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提供交流的平台,引入策略夥伴以支持他們的研究工作,例如新物料的研發、新的商業模式。」保育項目另一個重點是社區。當年的香港人找工作,大部分都是在家附近,不少南豐的工友都是荃灣區的街坊,保育項目一方面會有大量的社區活動,例如六廠基金會在荃灣各處舉辦工作坊,一方面希望讓新址成為荃灣的地標,為居民提供聚腳點。 陳卓卓表示,香港其實有很強的「文化貨幣」:「香港這個『創意品牌』在外國其實非常吃香,最近我在美國一家高檔超級市場內發現一個昂貴的雪糕品牌,竟然有香港奶茶口味!可見在外國人心中香港有很『酷』的一面,引領潮流,我們應該多鼓勵本地的創意發揮。如果問我這個龐大的項目如何衡量成效,我想如果能做到南豐紗廠是遊客來香港必到之處,而且認為這是一個很『酷』的點,對我來說就是成功了。」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