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是校園欺凌的解藥還是毒藥?

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撰文,再次高舉融合教育,暗示融合教育有助減少校園欺凌,營造關愛的校園文化,讓孩子學會彼此接納、欣賞和包容。離地之遠,很難不激起民憤。

把不同孩子放在同一環境就能自動融合?你以為是咖啡溝奶茶就能變成美味的鴛鴦嗎?

我想起唸初中時一個男同學,他的上唇永遠留著一束不整齊的鬍子,身子總是挺直,走起路來像機械人,說話結結巴巴的,行事為人都非常古怪。這種同學,很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無論男女都愛取笑玩弄他。有男生試過在男廁剪爛他的校服褲,也有女生試過特意約他到操場羞辱他。

那時少不更事,只覺「好玩」,現在想來,他應該就是SEN孩子吧……只記得那時候老師也沒多插手,那男生好像唸到中三便離校。

近年經常訪問SEN孩子的家長,聽他們訴說孩子在主流學校的經歷,或多或少都有過被欺凌的慘痛經驗。融合教育四個字,在官員眼中是良好的願景,在學校的日常運作中卻是百上加斤,無能為力。

而最無奈的是,老師校長尚且得到一點專業培訓,但日對夜對的同學呢?零支援。真好奇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們,怎能期望只有幾歲的孩子會自動自覺就能懂得和SEN孩子好好相處呢?他們認識這些孩子的特性嗎?沒有理解,何來包容和接納?

任教小學的友人說,安排SEN同學與那些比較定性和個性温和的孩子同坐,是現時老師唯一能做的事,至於那些被安排在課堂上支援SEN孩子的同學,又有沒有人支援和輔導呢?就沒人理會了。

這究竟是在製造衝突,還是營造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