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遇蜂針、蟲螫、蛇咬 急症科醫生教你急救處理及預防方法
本港近日有男子登山遠足期間,懷疑被昆蟲叮咬,未幾陷入昏迷,同行男女報警求助,直升機急送男子到東區醫院搶救,可惜最終證實不治。
夏天行山者最常遇到的蟲咬是蜜蜂、蜘蛛及蜈蚣所造成,蛇咬偶爾在夏天也會發生。本港蜜蜂「針人」的事故中,較多屬於黃蜂。《Yahoo 健康》找來急症專科醫生梁子恆講解行山者一旦被咬,究竟處理時需要注意那些重點,以免危及生命。
急症科醫學院梁子恆醫生指,通常黃蜂會多次攻擊同一目標,以手腳的部位為多。行山者遇到攻擊,受襲的位置會出現紅腫,此時,遇襲行山者就要按照以下的步驟處理:
盡快遠離有蜂的位置,並檢視被「針」部位的紅腫情況,可以利用梘液或清水沖洗傷口
遇上「蜂針」,最危險是人體會否出現過敏反應,一般人或許未必知道自己是否對「蜂針」有反應,當真的受襲時才會知曉。故此,遇襲者就需要留意自己的過敏反應,例如臉部會否出現明顯腫脹、以及呼吸感困難
如果真的有過敏反應,就要盡快求醫
梁醫生指出,行山人士也會遭其他昆蟲例如蜘蛛及蜈蚣咬傷,亦有機會因此出現過敏反應。這些昆蟲咬人時,一般會噴出毒液,毒性不會太強,且呈酸性,被咬部位會出現紅腫熱痛,受傷行山人士可以利用帶弱鹼性的梘液中和酸性的毒液,以減少痕痛感覺。
應嘗試往廁所找梘液沖傷口
對行山人士來說,最方便就是往行山徑的廁所,以梘液沖洗傷口,如果找不到梘液,清水也可以,但不應使用消毒酒精的物品,這些物質只會更刺激傷口,無助減痕減痛。
急症室在處理蟲咬個案時,首先為病人請洗傷口,然後處方抗生素,再而注射破傷風針,避免傷口惡化。
梁醫生曾經處理過一位青年,在遠足期間被黃蜂叮咬,主要是手臂及後頸處被螫受傷,之後一小時內青年漸漸出現俗稱「孖膶腸」和「朦豬眼」的口腫面腫情況,這便是因為對蜂針敏感而出現的反應,幸好及時送到醫院治理,嚴重者若不能及時處理,可以因為影響呼吸及血壓而喪命。
至於因為蟲咬導致過敏反應,醫生會特別為病人注射抗敏針藥、類固醇,甚至是腎上腺素來醫治。
記下毒蛇特徵方便醫生找解藥
夏天行山也有機會遇上蛇咬,梁醫生說,急症室一般備有蛇的血清,以作解毒之用。
蛇的種類不同,毒素强度也有差異,使用的血清亦有分別,故此,若然真的遭蛇咬,受傷者可以:
用清水沖洗傷口,然後用乾淨的布稍稍按住傷口
最好是拍下蛇的照片,或記著蛇的花紋或顏色,以便醫生判斷蛇的種類,使用適當的解毒血清。
梁醫生記得有次一名女士在野外誤踏青竹蛇,到來急症室時,小腿位置又紅又腫,而腫脹範圍十分大,除了注射解毒血清,他當時十分擔心病人小腿的腫脹,會影響血液流向腳掌,最終令腳掌壞死而須截肢。他也立即通知骨科的同事,為病人𠝹開小腿放血,幸好病人毋須截肢,康復出院。
梁醫生建議市民行山,可以多穿著較淺色的衣着,蜜蜂較常侵襲深色的物體;如果遭蟲咬,不要掉以輕心,留意身體反應,若感到不適,就要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