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賣藝備QR Code 即掃即打賞

星島日報相片

【星島日報報道】內地的電子支付應用廣泛,置身內地街頭巷尾,你會完全感受到電子支付應用程度的普及程度。在上海人民廣場,三十多歲的街頭藝人以琴聲吸引記者的注意力,記者走上前,一眼就看到他腳下打開的琴盒上,放有一張打印的二維碼A4紙張,讓途人「掃一掃」便可捐款給他。電子支付已無處不在。 餐廳點菜結帳不求人 內地電子支付用法簡單,只要在手機下載應用程式及連結銀行帳戶,便能在有相關付款設備的餐廳、店鋪、交通工具等地方,以手機掃描二維碼付款;用餐時點餐,只要用手機在桌上的二維碼掃一掃,便可以手機點餐,省卻服務員代勞,又免去「落錯單」等情況。用餐完畢,只要把手機掃一掃桌上「秒付」的二維碼,便可以離開餐廳。由預約餐廳、點菜、結帳、叫車、排隊看醫生,均在手機上解決。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艾瑞詻詢(iResearch)調查發現,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在2016年已達9萬億美元,是美國的90倍,預計3年後,中國市場將增至47萬億。更有指甚至連街頭行乞者均提供二維碼,方便市民用手機施捨。 年輕人用現金遭「歧視」 在手機支付流行的當下,使用現金反而會被店員投以「歧視」目光,他們可以接受老人使用現金,但不太接受年輕一代使用現金。在報紙檔口前,記者向一位老伯檔主購買一份報紙,問對方會否收現金,他表示接受現金,然而最好是以微信支付的方式付款。 檔主表示,現時內地連小孩子也懂得用微信支付。更誇張的是,內地人外出基本上不再帶錢包,以手機電子支付日常所需已足夠有餘。 根據國際機構畢馬威的《全球消費與融合調查報告》指出,逾8成中國受訪者願意使用智能手機作為錢包。 正因為普及程度高,內地開始出現「無現金社會」的趨勢,當中阿里巴巴總部所在的杭州,更被視為表表者。不過,對於商界大力提倡「無現金社會」概念,會衝擊人民銀行以貨幣調控經濟的功能,因此人行亦曾禁止宣傳這概念。可是,內地「無現金化」卻是不能逆轉的大勢!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