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防中心指耐藥性細菌可人傳人並透過食物等傳播 食物須徹底煮熟
衞生防護中心指出,耐藥性細菌感染個案近年有上升趨勢,亦可引致較嚴重感染,相關死亡率高達5成以上,情況令人擔心。 中心指出耐藥性細菌可人傳人,並透過食物等傳播,近年監測發現,刺身、壽司及燒味等的耐藥性腸道幹菌陽性比例增加,又呼籲食物必須徹底煮熟,亦不要自行去藥房買抗生素。
【Now新聞台】醫務衞生局擬引入非本地培訓護士,當中經特別註冊或登記護士於本港工作滿5年,經機構評核後可轉為正式註冊或登記護士。護士協會認為,免試屬於合理安排,但期望引入評核。 本港護士人手持續短缺,醫務衞生局提出修例,引入非本地培訓的護士,包括以特別註冊或登記方式,申請人在香港以外地方取得大致上可與管理局認可課程比擬的資格,完成課程後,要有最少三年診所或醫院全職臨床經驗,就可在衞生署、醫管局等機構工作工作不少於5年,經過機構評定後,毋須通過任何考試,可以成為正式註冊或登記護士。而經有限度註冊或登記途徑,同樣需要取得課程資格,但只需有至少一年全職臨床經驗,就可在衞生署、醫管局、護老院舍等機構工作,不過日後就不能成為正式註冊或登記護士。護士協會指,同意引入這批護士紓緩人手問題,但是非本地培訓護士需時適應工作流程。護士協會主席謝健強:「使用的工具有少少不同,例如現時我們有用住院病人藥物處方系統派藥,或者海外已經有些地方有用電腦輔助派藥。(機構)內部會根據護士管理局的標準,來評核他的工作表現,在(工作年期)中途可以有評核就會好一點,不過就要看,相關機構的資源、配套是否可以做到。」醫療衞生界議
【on.cc東網專訊】冬季流感高峰期將至,截至昨日(7日),急症室每日平均首次求診人次超過5,500,內科病房床入住率達101%,兒科病房床入住率達97%。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部門主管李國彪指,復常後,兒科病房床的入住率一直高企,即使暑假期間稍有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部門主管李國彪表示,復常後,兒科病房床的入住率一直高企,即使暑假期間有稍微回落,現在仍處於高水平,但強調仍可應付入院需求。 李國彪表示,兒童入院個案,多是呼吸道感染,形容病源「百花齊放」,近期的個案中,不少是多過一種感染,甚至3至4種同時感染都有。現時入院的個案中,鼻病毒及腸病感染佔四成。他呼籲家長盡快帶子女接種流感和新冠疫苗。 醫管局聯網運作總行政經理李立業則表示,隨著天氣逐漸轉冷,亦有長假期臨近,醫管局已做好預案及應變計劃,嚴陣以待,應付服務高峰期,例如一旦兒科入院數目超出該院可應付的病床數目,便會考慮其他措施,包括加開病床,或轉用其他轉科病床,暫時照顧兒科病人。他又強調暫時無發現有新病毒感染個案。
政府上月宣布,首批共約10萬劑新一代XBB變異株mRNA疫苗已運送抵港,將優先提供予較高風險人士,即居於院舍人士及65歲或以上長者。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相信政府下星期會公布接種安排細節。 許樹昌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相關疫苗屬核酸疫苗,接種後可能會發燒、針口痛、紅腫等,與以往的核酸疫苗副作用相若。 至於有內地個案發現有部分兒童出現塑膠化支氣管炎,許樹昌表示,有關情況並非肺炎支原體感染個案獨有,當患者出現嚴重呼吸道發炎、哮喘等,痰液可能變得黏稠,如倒模般塞住氣道,家長亦不用過於擔心,抗生素有助治療。
【Now新聞台】九龍醫院精神科病房新冠群組,再多五名男病人確診。 九龍醫院一個精神科男病房早前爆發新冠感染群組,院方經追蹤調查後,發現再多五名男病人確診,年齡介乎21歲至42歲,其中一人已經出院,其餘四人正接受隔離治療,目前情況穩定。院方指,已加強感染控制措施,會繼續監察病房情況。#要聞
政府提出修訂《輔助醫療業條例》,建議容許物理治療師和職業治療師毋須經醫生轉介直接提供服務,但病人需要出示12個月內的診斷紀錄。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表示,有關安排不等於免診斷,強調要以病人福祉為依歸,同時平衡專業意見,顧及市民健康風險。 議員林素蔚表示,收到物理治療師及職業治療師團體的意見,認為修例是「換湯不換藥」,又關注當局有否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做到完全免轉介。盧寵茂回應,尊重物理治療等界別,當局有參考外國的情況,但並不是「抄」。 醫療衛生界議員林哲玄關注,病人要出示12個月內的診斷紀錄是否可以電子病歷代替。盧寵茂表示,文件不一定要紙本,但必須由病人出示,確認曾經看過病。他又說病徵應該屬於常見疾病,例如膝關節炎等退化毛病。 保險界議員陳健波表示,開放專職醫療是好事,但期望容許有關人員獨立運作,有如普通醫生一樣處理。盧寵茂重申物理治療師並非醫生,醫生亦不是物理治療師,大家各司其職,發揮專職的能力。 議員陳凱欣提到部分病人接受義診,醫生可能只是口頭診斷,未必有紙本證明。盧寵茂說,所謂的義診要符合醫委會守則,如有錯誤的診症決定是嚴重的事。
【Now新聞台】醫管局預計將會進入冬季流感高峰期,會增加人手及加開病床應對,周末及假期的普通科門診會額外增加名額,亦會以特別酬金吸引醫護加班,必要時,會重新啟用北大嶼感染控制中心。 踏入冬季,甲型流感及新冠病毒感染個案都有輕微上升的趨勢,星期四有大約5000人次到公院急症室求診,內科病房整體入住率超過百分百,兒科病房亦接近九成七,醫管局形容屬高企水平。東區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部門主管李國彪:「那些病源,不是單單一兩款是主流,我們都發現是百花齊放、五花八門,近期來說,我們較擔心那些病童不只受一種病毒感染,而是多過一種,甚至兩種、三種,甚至四種的多重病毒感染個案。」醫管局預計隨著天氣變冷,對醫院服務需求增加,會加開臨時病床,並用特別酬金鼓勵醫護加班,又會加強資深醫生巡房次數以及化驗服務,希望可加快病床流轉。另外,周末及假期會在普通科門診額外增加5至10%服務名額,當中18間會在聖誕及農曆新年期間加強服務。醫管局總行政經理(聯網運作)李立業:「現時香港北大嶼山醫院感染控制中心仍是備用狀態,必要時如果真的很差的情況,我們是可以啟動的,不過我自己都覺得,做了剛才提過的措施,我都有信心,這個冬天我們
本港新增一宗類鼻疽確診,患者是一名居於小西灣有長期病患的65歲女子,目前情況穩定。 患者在上月28日開始發燒、腹痛、咳嗽、流鼻水和呼吸困難,本周二因徵狀持續,到瑪麗醫院急症室求診,同日入院,她的臨床樣本證實對類鼻疽伯克氏菌呈陽性反應。 中心正調查個案的感染源頭,流行病學調查仍在進行中。
一款名為「simple heart SPECIFIC SLIMMING PRODUCT」的減肥產品,被發現含有未標示受管制及已禁用藥物成分,衞生署繼續調查,並呼籲市民切勿購買或服用。 衞生署根據市民投訴,早前透過社交媒體平台獲得有關產品樣本進行化驗,檢驗結果顯示,產品樣本含有第1部毒藥「西布曲明」、「去甲基西布曲明」及「呋塞米」。 「西布曲明」曾用於抑壓食慾,由於該藥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自2010年11月起,含「西布曲明」的藥劑製品已被禁止在香港使用;「去甲基西布曲明」的化學結構則與「西布曲明」類似;「呋塞米」是一種用於治療高血壓、心臟衰竭及水腫的利尿劑,常見的副作用包括感覺口渴、暈眩、頭痛,以及心跳快或不正常。 衞生署強烈呼籲市民切勿購買成分不明或可疑的產品,亦不應服用來歷不明的產品,如服用有關產品後感到不適,應尋求醫護人員的意見。市民亦可於辦公時間內將有關產品交到,灣仔皇后大道東213號胡忠大廈1801室衞生署藥物辦公室銷毀。
(法新社東京6日電) 日本參議院全體會議今天修正通過大麻取締法等,解禁以大麻草提取成分作為原料的醫藥品,最快將在2024年施行,同時加強對娛樂用大麻的禁令。日本現行法令僅禁止持有及種植大麻,但沒有針對使用訂定罰則。
有專家表示,今年肺炎支原體個案病人數目遠比以前多,估計是因為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時,亞洲人的社會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大多數人抵抗力下降,因此年初隔離措施逐步取消後,不同病毒細菌就乘虛而入,短時間內感染大量大群。 港大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在本台節目《香港家書》提到,近日氣溫開始下降,香港及周邊地區將會步入下一波流感病毒活躍期,市民應盡快接種流感疫苗,尤其是長者,長期病患及兒童,以減低明年初流感病毒肆虐期間,學校及院舍爆發,以及重症死亡和入院人數。 劉宇隆又提到,10萬支的新冠病毒XBB加強針已抵港,院舍長者及傷健人士是最脆弱的群體,希望他們能盡快接種。
九龍醫院精神科男病房多5名病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其中1名病人早前已經出院,其餘4名病人仍然留醫,正接受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5名病人年齡介乎21歲至42歲,院方已根據既定指引加強感染控制措施,並會繼續緊密監察病房病人情況,並將有關個案呈報醫管局總辦事處及衞生防護中心作出跟進。
牙周病是都市人常見的牙科疾病,是在牙齒周圍組織出現的疾病,主要由黏附在牙齒表面的牙菌膜所引起的。大多患者最初時期會在刷牙出現流牙血及有口臭等症狀,如未有及時接受治療,病情會持續惡化,最終甚或導致牙齒脫落。因此,大家不能忽視牙周問題,下文將為大家詳細分享牙周病的成因、症狀及預防治療方法。 牙周病主要成因是口腔衞生欠佳所引致 牙周病是指牙齒周圍組織的疾病,主要成因是口腔衞生欠佳所引致。當我們未有妥善清潔口腔時,便會導致牙菌膜及細菌在牙齒周圍積聚,引起牙齦組織發炎。如患者未有加以理會問題,牙菌膜及細菌會長期積聚在牙齦邊緣,細菌更會利用口水中的礦物成分分泌毒素,鈣化成牙石,由於牙石的表面十分粗糙,容易令更多牙菌膜積聚、發炎,從而令牙齦炎慢慢演變成牙周炎,繼而出現牙周袋、牙肉及牙骨收縮,最終更會導致牙齒脫落。 不同階段的牙周病,症狀有何不同? 早期牙周病的症狀主要是患者刷牙時偶爾出現流牙血、或用牙籤剔牙時偶爾會有流血情況。及後,患者逐漸出現牙肉流血及紅腫的情況。如患者未有及時處理問題,病情會持續惡化,導致牙肉流血及紅腫的情況亦會愈益嚴重,甚至每日刷牙時都會流牙血。 至於中、後期的牙周病患者,大多
兩款治療癌症新藥首次按全新的「1+」新藥審批機制評審後,獲批准在港註冊。兩款癌症新藥是不同劑量的口服標靶藥,用作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適用於傳統化療藥物無效或不適用的病人。 政府發言人表示,在新機制生效一個多月內,已有新藥可獲批准註冊使用,令有效的新藥能更早用以治療嚴重或罕見疾病,顯示全新「1+」機制有效運作,並體現「好藥港用」的政策目標。新機制有助強化本地藥物審批能力,是香港有序邁向成為國際認可的藥械監管權威機構,並發展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新一份《施政報告》公布的「1+」機制於上月1日正式生效,當局收到近50間藥廠查詢。在新機制下,用以治療嚴重或罕見疾病的新藥註冊申請,在符合本地臨床數據支持等要求後,只須提交一個指明參考地方的藥物監管機構發出的註冊許可,經本地專家評估及管理局審批後,便可以在香港註冊。
為應對冬季流感高峰期,醫管局已制定應對計劃。醫管局總行政經理李立業醫生表示,計劃加開103張新病床、聘用中介護士和支援人員、實施特別薪酬計劃,以增加醫護人手、服務高峰期期間,為普通科門診診所提供5至10%額外服務名額、18間普通科門診亦會在聖誕及農曆新年長假期期間加強服務。 另外,在汲取新冠疫情的經驗後,醫管局將加強對安老院舍長者的外展服務支援,並在合適情況下提供遙距醫療服務,又會啟動緊急應變指揮中心,確保醫管局整體設施和資源能夠有效調動。李立業又說,北大嶼山感染控制中心仍是備用狀態,必要時可以啓動,但在醫管局的應對措施下,有信心可以應付這個冬天。 瑪嘉烈醫院內科及老人科副部門主管楊耀昌表示,近日冠狀病活躍程度保持平穩,而目前本港流感的活躍程度維持低水平,陽性百分比為4.52%,低於9.21%的基線水平。 截至昨天,本港公立醫院兒科病房入住率達97%,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部門主管李國彪說,較擔心多重病毒感染的兒科個案,呼籲家長為子女安排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
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個登革熱感染群組,涉及兩宗有流行病學關連的外地傳入個案。 首宗個案涉及一名早前公布的16歲男病人,過往健康良好,自上月29日起出現不適、肌肉骨骼疼痛及發燒等病徵,及後於胸部和背部出現皮疹。他同日到嘉諾撒醫院求診,翌日入住瑪麗醫院,現時情況穩定。 初步調查顯示,病人曾於上月19日至24日期間參與一個泰國遊學團,並居住於當地一個鄉村度假村,他曾到森林遠足,以及被蚊叮。 第二宗個案涉及一名43歲男病人,他是遊學團同行人士,過往健康良好,自上月26日起出現發燒、肌肉痛和皮疹等病徵。他曾向私家醫生求診三次,現時情況穩定。 中心已對遊學團的其他同行人士展開流行病學調查。初步調查顯示,三名參與者出現病徵。 最新監測數據顯示,一些亞洲地區包括孟加拉、馬來西亞、台灣和泰國的登革熱個案數字較去年同期為高。如從受登革熱影響地區回港,應在14日內繼續使用昆蟲驅避劑,若感到不適,應盡快求醫。
醫管局表示,隨著天氣逐漸轉冷,亦有長假期臨近,已做好預案及應變計劃,應付服務高峰期,包括加開病床,普通科門診診所額外增加服務名額等。 另外,截至昨天,公立醫院兒科病房入住率達97%,入院個案多數是呼吸道感染,近期的個案中,不少是多過一種感染,甚至3至4種,醫管局呼籲家長盡快帶子女接種流感和新冠疫苗。,包括加開病床,普通科門診診所額外增加服務名額等。 另外,截至昨天,公立醫院兒科病房入住率達97%,入院個案多數是呼吸道感染,近期的個案中,不少是多過一種感染,甚至3至4種,醫管局呼籲家長盡快帶子女接種流感和新冠疫苗。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周五批准該國首個基因編輯療法Casgevy,代表著一項重大的科學進步,療法適用於12歲及以上鐮狀細胞疾病患者。 鐮狀細胞疾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會影響紅血球,導致紅血球變得僵硬和黏稠,並破壞向組織輸送氧氣。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的估計,美國約有10萬人患有該疾病,其中黑人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 Casgevy由Vertex Pharmaceuticals(VRTX.US)和CRISPR(CRSP.US)共同開發,利用諾貝爾獎得主技術CRISPR編輯人的基因以治療疾病。該療法上個月獲得英國監管機構的批准。 Vertex將率先推出該藥物,估計約16,000名鐮狀細胞重症患者將有資格獲得該藥物,費用為220萬美元。(me/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康諾亞-B(02162.HK)公布,司普奇拜單抗注射液(抗IL-4Rα單克隆抗體,研發代號:CM310)的上市申請,已於今日(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並已納入優先審評審批程序。 該藥物擬定用於治療外用藥控制不佳、或不適合外用藥治療的成人中重度特應性皮炎。 此次申報基於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III期研究(CM310AD005)。結果顯示,有關試驗在第16周達到共同主要終點,長期治療可獲得持續性臨床獲益,安全性良好。(cy/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