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股論策】好淡變數待消 上落頻難突破

【談股論策】好淡變數待消 上落頻難突破

投資市場不確定性暫時難以消除,近月港股市況乾升乾跌削弱市場信心,好淡雙方均無具備令對方信服的結論,只能藉某時段市場最新訊息提供的催化劑炒作,無論是加息抗通脹與穩經濟的矛盾,抑或中外在互減風險下適度作經貿脫鈎,又或擴大及鞏固本身的友好國家盟友作中線部署,企業面對內外政經多變,只能不斷適應尋求突破。此情況年內持續機會大,入市難大注,暫時適宜短炒,往往利用某時段作逆向思維低吸高沽,相信至少是今年第二季的最佳部署吧!

科企西升東降持續

科技指數自設立至今,在5月份平均下跌1.38%,是全年12個月中第二差月份,僅較7月份平均下跌2.05%略佳,卻可視為4月份平均升6.18%的慣性回吐。

今年科指表現乏善足陳,早前藉企業公布季績,加上京東集團(09618)和阿里巴巴(09988)獲知名投資者Scion資產管理入股,引來一陣短炒季績熱潮。由於去年同期較低基數,市場預期科企首季業績可望直接受惠內地經濟好轉,騰訊(00700)與阿里季績不差,只是業務整頓以配合市場結構變化,能否獲得認同尚處摸索階段。阿里在內地的淘寶及天貓平台正面對其他平台的競爭,在網購市場增長放緩下,旗下阿里雲將以股份分派方式上市,亦計劃分拆菜鳥業務,推動業務多元化發展,更好利用本身資源及優勢,但成果有待日後驗證。

美股納指年內升幅較大,因部分行業龍頭在人工智能(AI)及晶片方面具中期發展空間,美日科技板塊具備較高增長潛力。內地科企近年受政策監管,限制其無序擴張,紛紛尋找未來發展,核心業務亦面對新入場者競爭,強如騰訊在手遊的領導地位,亦要擴展海外市場,彌補內地不斷發放其他手遊企業新遊戲版號造成的損失,只能寄望其發展AI及雲業務推動增長,加上擁相對充裕的財力,在目前科企融資成本上升下有其優勢。這類行業龍頭最大風險來自政策變動,在過去兩年是左右行業發展最大變數呢!

好倉嚴訂18800點止蝕

面對歐美及日韓聯手在半導體行業合作,拖中國發展後腿,無論在手機及其他晶片領域,內地科企業務高增長期已過,難怪近期市場資金正流向一眾「中特估」板塊,這配置變動令科企失寵,受惠內循環的「中特估」板塊則有望向好。

最新內地經濟數據顯示復常力度有所放緩,令自去年尾起放寬疫情防控的復甦憧憬驟然降溫,恒指從去年10月底低位14597點,回升至今年1月下旬高位22700點,進賬約8100點,之後在3月20日低見18829點,相等於回吐黃金比率50%,代表約18800點才是港股目前最重要支持位。

恒指各主要移動平均線正滙聚,下方250天線現處19695點,上方50天線現為19916點,各線在此窄幅區間扭曲,代表去向未定的待變格局。恒指上周曾跌穿19500點支持,由於大量期指好倉合約在19000至19300點,會否構成本周殺好倉取Jackpot值得留意。

不過,筆者較傾向視跌穿19500點為「假跌破」,短期好淡變數容易有意外「驚喜」,嚴訂18800點止蝕即可。

科企季績不太差,「中特估」正處獲利回吐的良性調整,上周已見大市回落北水淨流入。首季內地經濟數據不差,第二季能否持續還要看中央會否出手干預,特別是上周人民幣跌穿七算,成為大市下調藉口。不過,以過去一年人仔低見7.3才見顯著回升至6.7,近日官方言論似容許人仔有序回落,以保持出口競爭力。

聯儲局6月暫停加息機會高,而美滙轉穩,加上G7會議對華圍堵政策不變,卻無太明顯灰犀牛出現,估計「五窮月」餘下時間起伏仍多,趨向難測,只宜低吸,維持在18800至19500點分段買入。目前月內高低位波幅不到1000點,缺乏明確方向,只是保持較合理的指數上落波幅,當然不同板塊炒上落頻頻,不善於靈活操作的中線投資者輸多贏少呢!

雙櫃台增北水參與港股比重

至於6月份會否出現「六絕」魔咒,相信機會不低。外圍有美日兩大股市偏強,股神畢非德連番加注日股,卻持續減持比亞迪(01211)套現。至於歐洲,俄烏局勢的拖累已見紓緩,國際油價回順令高通脹有望改善,美國年內縱使再加息,但加幅應不大,歐洲股市亦明顯好轉。影響所及,全球投入股市的資金從中港及新興市場流走,加上不少穩健投資者面對全球股市多變,地緣局勢存在隱憂,多投向有不俗穩定回報的工具,包括貨幣ETF。

全球經濟下半年料較低增長,港股正部署為港幣、人民幣雙櫃台在今年6月中運作,並有莊家制令人民幣交易毋須經SWIFT,這發展有助人民幣國際化及加強香港資產的吸引力,相信北水參與港股比重將不斷增加,未來港股表現還看內地經濟在新時代的整頓成果,一如中國加強中亞、中東、非洲、東南亞及南美等地市場聯繫,保持歐洲商貿關係無脫鈎之虞,令企業發展有新領域,短期處守勢卻具備中長線增長潛力,相關企業成尋寶對象。

踏入初夏 電企中線向好

踏入初夏天氣明顯轉熱,中港對電力需求勢殷切,工業維持復甦未變下,一眾電力股可逢低吸納,除華潤電力(00836)染藍升勢持續,部分受惠恢復從澳洲輸入煤炭,亦有新能源電價獲政策扶持,不失為目前大市方向未明下的吸納對象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