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股論策】港股利淡因素多 本月偏弱少做少錯
本港投資情緒積弱難返,在過去兩周連續受10號風球及黑雨衝擊,連同中美在手機晶片博弈的影響,外資短期難望重臨港股。雖然北水趁人民幣弱勢有南下炒作,但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再試低點,特別在周內美國將公布8月最新消費物價指數(CPI)等數據,將左右聯儲局稍後的議息結果。至於內房企業如碧桂園(02007)能否與債權人達成延期協議仍屬未知之數,令港股整個9月份維持橫行反覆偏弱格局,除少數可博短線超賣反彈,或有維穩利好政策出台的股份外,還是少做少錯。雖然大市回落令部分股票估值吸引,但面對資金流走未止,任何利淡因素均可擴大發酵,難以安心投資。
內地信心弱 加速資金流走
面對內地和本港股市不斷受到內外利淡因素衝擊,港股予人強烈的逆水行舟感覺。中國經歷5年多來自美國在不同領域的打壓,連同歐洲與日韓菲等亞洲鄰國圍堵配合,以「去風險」為名,有秩序地進行某程度脫鈎為實。
美歐由最初對中國展開關稅貿易戰,到科技戰帶來高科技合作與晶片禁運,以至金融上逐步減少投資,甚至令金融機構及美國投資者對華作出限制,其他方面涉及人民幣下跌、房企爆雷,同樣成為唱淡中國的藉口。
人民幣滙價隨美滙指數重上104水平之上而回落,更令資金從港股流走,加上內地經歷新冠疫情及樓市泡沫爆破帶來某程度的內傷,無論是消費及貿易信心均受下行壓力,看來短期只能透過維穩政策扶持,在恒指平均市盈率回落至9倍以下吸納,短期橫行偏軟持續。
恒指在8月出現較明顯回調,創下今年全年低位,早前才藉內地推出「組合拳」而有所反彈,一度收復近1300點跌幅。不過,踏入9月後除了首日開紅盤外,市況整體以回吐為主調。本欄上月指出,港股於過去10至20年,每年平均都在8月下跌,並於9月持續以偏軟為主,只是跌幅明顯較8月小,因此估計9月餘下日子以反覆偏軟居多。
從技術走勢分析,恒指月初配合較大成交,回補早前跌幅黃金比率0.5,一度反彈至接近19000點水平的部分下跌裂口,大市走勢看似略見喘定,但從大部分個股表現未有扭轉年內反覆上落格局來看,正好令近期一批早前有升幅的股份紛紛出現回吐,特別是早前獲中央釋放較寬鬆內房相關政策所帶來反彈的股份,大多掉頭回落。
恒指自年初高見22700點後,整體維持3月、6月及8月低位以一浪低於一浪的走勢未變,反之年內每個高位大多低於上次高位,只有7月底輕微挑戰20300點附近的橫行頂部。
技術指標欠佳 恒指恐見17500
目前恒指處於所有重要移動平均線之下,包括10天線(18360點)及20天線(18357點),反映偏弱勢頭,再下試上月全年低位17500點附近的機會仍在,特別是相對強弱指數(RSI)及動向指標(DMI)等技術指標欠佳,暫維持早前料恒指在17800點至19200點炒上落,月初上試19000點附近,短期回試18000點甚或17800點的機會不低。
值得一談的是,恒生科技指數在6、7月表現一度有驚喜,配合期內公布中期業績及美息有望見頂,指數一度升至接近4650點水平,穩守所有移動平均線之上。不過,科指踏入8月走勢明顯轉弱,近日再次下試250天線(3980點),跌破所有重要移動平均線。
科指跌至3800點博反彈
雖然科指每次上升均有較大成交支持,但回調亦多顯示其起伏多變的特色,短期可歸咎於美滙美債及中美科技博弈有重現風險,特別是阿里巴巴(9988.HK)近期擬擱置分拆盒馬的上市計劃,以對估值約40億美元遜預期作回應,多少反映目前外資對中概股及科企股存在政治考慮,包括選擇流入鄰近如印度等與中國有競爭的地區,令中資科企股縱有反彈,也難有較佳估值,科指亦因此步入一段上落橫行區,要跌至3800點才有較佳值博率。
中國海關總署近日公布8月內地進出口數據顯示跌幅收窄,符合早前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數據好轉,反映短期內步入出口旺季回暖,改變早前市場一面倒唱淡內地經濟的境況,令內地今年第四季經濟及與本港的投資市場有望喘定。
事實上,中央了解房企銷售欠佳拖累資金流走下,直接令這經濟火車頭拖累不少相關產業動力失速,包括失業率上升及內需放緩,近期推出對企業融資及房貸寬鬆,着實能解短期之困。不過,最新效果到底是會使僅餘的樓房購買力耗盡,還是令房企債務有序償還呈軟着陸,仍須拭目以待。嚴重財困的內房股上周急彈一倍,主要是超賣下帶來的炒政策反彈,並非投資者抱正面態度,料該板塊短期會隨着對政策反應及官方言論而有較大起伏。
市場留意內房之餘,亦宜多關注本港樓市正面臨港息有上調壓力。滙控(0005.HK)等大行近期相繼上調按揭息率,息率一向吸引投資者的新地(0016.HK)則透露,明年有意調低派息比率,除因物業銷售溢利急瀉而令股東溢利按年下滑外,亦反映集團租金收入下跌,可見本地零售行業看淡。另外,長實(1113.HK)早前削價出售物業引起哄動,看來令特區政府面臨對樓市減辣的壓力,本地地產股短期料有較大起伏,但相對內房股依然有一定值博率,宜吸勿搶。其實,對於未來左右本地樓市的因素,來自港元滙率變動的影響更大,容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