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嫌三隧繁忙時段收「644」太貴 署方指有助分流非為賺錢
【on.cc東網專訊】「三隧分流」最快8月起分階段推行,立法會今(2日)開會審議條例草案,有議員指,日後紅隧私家車繁忙時段收費為40港元,較現時20港元貴一倍,質疑加幅過大,對九龍中市民構成負擔。運輸署指,加幅大才可改善駕駛人士出行習慣,重申上調紅隧、東隧收費並非為賺錢,最主要是處理交通擠塞問題。
「三隧分流」首階段「633」方案下,西隧私家車收費將由75港元減至60港元;紅隧、東隧則分別加10港元及5港元,劃一收30港元。年內落實的次階段則會引入「不同時段不同收費」,繁忙時段收費為「644」,即西隧維持60港元,紅隧、東隧加至40港元;非繁忙時段三隧收費劃一降至20港元。
議會楊永杰認為,紅隧、東隧繁忙時段收費加幅過大,質疑為何不能沿用「633」方案。運輸署署長羅淑佩回應指,「633」可令部分車輛從紅隧、東隧分流至西隧,但效果不及「644」。她預期,「三隧分流」首階段實施,預計首幾個月車流總數與現時大致相若,只是分布稍為不同,有待不同時段不同收費落實後,才會出現顯著改變。「始終(加幅)要有20至30元,駕駛行為才會改變。」羅淑佩又稱,三隧分流並非為了增加政府收入,「如果我減到更多的車流,等於隧道費收入再減少,我會更加高興」。
【更多即時新聞詳情請上東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