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比瑞亞總統承認大選連任失敗
(法新社賴比瑞亞首都蒙羅維亞18日電) 賴比瑞亞總統維阿承認,在競爭激烈的總統大選中敗給上次選舉他的手下敗將、前副總統波阿凱。
維阿今天透過國家電台發言表示:「我在一、兩個月前已經與總統當選人波阿凱談話,恭賀他勝選。我呼籲你們效法我接受選舉結果。」
維阿坦承敗選,為賴比瑞亞70多年來第2次政權民主轉移鋪路。第1次則是7年前維阿當選總統時。
美國總統拜登出席競選籌款活動時表示,如果共和黨的特朗普不參加明年大選,他亦不確定自己是否會競逐連任,又指共和黨對國家構成威脅,強調絕不能讓特朗普勝出。 有民主黨人表示,拜登的幕僚越來越認為,前總統特朗普將於未來幾星期,鞏固共和黨黨內總統參選人的地位。有白宮前官員說,拜登私下認為副總統賀錦麗和其他民主黨人,都無法在明年大選中擊敗特朗普,因此在4月宣布競逐連任。 不過,即使是民主黨內部,對於81歲的拜登能否勝任總統一職亦表示擔憂。近期民調顯示,特朗普在關鍵搖擺州份和全國層面的假設性對決中,都領先拜登。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聯同常任秘書長梁卓文、三名副秘書長及一般職系處長等,到公務員事務局位於政府總部的四個辦公室樓層「洗樓」,派發1210區選單張,提醒公務員當日投票需要注意的事項和程序及踴躍投票。 楊何蓓茵在社交網頁表示,與同事傾談時得知,部分人於區選投票日有「雙重身分」,一是登記選民,二是負責選舉的工作人員,獲派至不同的工作崗位。除了在普通票站工作外,有居住於市區的同事,當日凌晨於離島展開工作,負責運送選票至票站,也有同事獲分派至懲教院所裡的票站工作,還有同事獲派往這次選舉的中央指揮中心工作。 她表示,政府多次強調,容許投票日上班的同事離開工作崗位投票,有關同事有需要可以申報的士車費。有同事透露,1210區選投票日於清晨時分開始工作,已獲告知當日下午時分,可以返回所屬選區的票站投票,之後再返回票站繼續執行選舉工作職務。 楊何蓓茵感謝三萬多名來自不同決策局或部門的公務員同事,負責不同環節的選舉實務工作,確保今次區選在公平、公正、誠實及安全有序進行,深信肩負選舉工作的公務員同事,必定會竭盡所能,勇於擔當,同心協力把這場區選做好。
(法新社華沙6日電) 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今天出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沙烏地阿拉伯。倫敦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俄羅斯與歐亞大陸計畫負責人尼克希(James Nixey)告訴法新社:「俄羅斯過去打了一場很糟糕的戰爭,但莫斯科現在確信,西方國家(對烏國)已變得冷漠並減少支持。」
(法新社基輔6日電) 去年叛逃至俄羅斯的烏克蘭親俄政治人物基瓦(Illia Kyva)今天在莫斯科近郊遇害身亡。親俄烏克蘭前議員基瓦去年俄國侵烏時叛逃至莫斯科。
德勤認為,中國政府不會像2008年那樣推出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而將透過調整成長模式,確保更永續的經濟成長。該行指,多年來經濟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國內生產總值(GDP)成長率和就業的關係不復存在。過去10年,德勤稱,中國企業透過數位化、創新、綠色發展和脫碳不斷提升競爭力,優化管理和治理水準。他們著力追求技術創新和數位轉型,以建構全新商業模式,有效吸引客戶,並實現降本增效。目前,中國企業在清潔能源、電動車和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進展迅速。該行表示,疫情加速了包括中國在內許多國家的數位化進程,並重塑了消費者行為。中國企業精通技術、靈活敏捷,他們有信心並致力於在海外市場尋找機會、拓展業務,矢志躋身世界一流企業。 (BC)#德勤
(法新社華盛頓5日電) 美國今天表示將拒絕核發簽證給攻擊巴勒斯坦人的激進以色列屯墾者,藉此升高施壓來遏止以哈戰爭期間約旦河西岸爆發的一波暴力事件。布林肯發布聲明說:「我們向以色列政府強調,有必要採取更多行動,讓在約旦河西岸暴力攻擊巴勒斯坦人的激進屯墾者負起責任。」
(法新社倫敦6日電) 英國執政的保守黨今天陷入混亂,移民事務大臣詹里克因將移民送往盧安達的立法問題而辭職,黨內強硬派將矛頭轉向首相蘇納克。在移民事務大臣詹里克(Robert Jenrick)說,由於對政府「移民政策方向存在強烈分歧」而請辭後,蘇納克(Rishi Sunak)這位英國領導人的立場看起來愈來愈脆弱。
(法新社華盛頓6日電) 美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今天擋下白宮主要為烏克蘭與以色列提出的1060億美元緊急援助要求,由於包裹方案排除他們要求的移民改革措施,共和黨保守派不願讓法案順利通過。這項包裹方案將包括約600億美元的經費,協助烏克蘭在寒冷的冬季持續向俄羅斯施壓,以及向以色列提供的約100億美元,以應對與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Hamas)的衝突,還有一些對台灣的援助經費。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當局於區議會選舉當日,向投票選民派發心意卡,只是純粹感謝選民投票,不會用於證明公務員有否投票,又指公務員即使不投票,也不會影響日後晉升。
(法新社約旦河西岸雷馬拉5日電) 之前遭到關押、根據以色列和哈瑪斯之間囚犯交換人質協議而獲釋的巴勒斯坦囚犯形容以色列監獄是「活人的墓地」。在此期間唯一的喘息機會是1日結束、為期7天的休戰,哈瑪斯釋放許多以色列人質,以交換被羈押在以色列監獄中的200多名巴勒斯坦囚犯。
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擊敗南韓釜山及意大利羅馬,奪得2030年世界博覽會的主辦權。 南韓政府和民間事前信心十足,但釜山在投票中,以大比數落敗,令不少南韓民眾震驚。總統尹錫悅為申博失敗道歉,認為是自己做得不足。 究竟南韓的申辦工作出了哪些問題,外界則關注沙特會如何籌備今次世博會。
(法新社阿拉巴馬州杜斯卡洛薩6日電) 美國共和黨第4場初選辯論登場,前總統川普依然缺席。共和黨初選明年1月15日將從中西部的愛荷華州開跑,初選勝出的參選人,將在明年11月的大選和現任總統拜登對決。
當局將於區議會選舉投票日,向已投票選民派發政府心意謝卡,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被問及心意卡會否被用作有投票的證明,她表示,外界毋須過分解讀,強調本港法例十分健全,保障每一名選民行使投票權利,以及他們毋須向某人交代是否有投票,如認為有人違法,可向選舉事務處投訴。 當局收到12976個到鄰近邊境投票站投票的網上登記,為最高登記名額的約三分之一,麥美娟表示,這是因應居於內地港人的需要所作出的安排,並非盲目追求數字。 她表示,每張選票蓋一個「剔」號,若任何人故意、尤其在網上發布失實言論,企圖誤導他人和干預選舉公平進行,都屬違法,她呼籲市民不要以身試法。 麥美娟說,在委任議員方面,當局會考慮不同因素,包括有關人士加入區議會是否能對地區、區議會有所增值、是否符合區情、是否有一定社會代表性、是否熟悉社區,會適時公布委任名單。
日本執政自民黨爆出政治獻金籌募醜聞。日本首相兼自民黨總裁岸田文雄要求暫停舉辦派系宴會,以挽回民眾信心。 最新消息指,岸田文雄確認有意辭任自民黨總裁職務,並會於今晚正式公布。(s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法新社加薩走廊6日電) 以色列軍隊今天在加薩南部大城甘尤尼斯(Khan Yunis)與哈瑪斯武裝分子作戰,聯合國警告表示,以哈戰爭爆發近兩個月,加薩走廊的公共秩序即將徹底瓦解。目擊者指出,以色列軍隊、戰車、裝甲運兵車和推土機駛進加薩走廊(Gaza Strip)第2大城市甘尤尼斯,迫使已經流離失所的平民百姓再次逃離。
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突襲以色列後第60天,仍然有138名人質被扣押在加沙。 人質家屬當天與總理內塔尼亞胡及戰時內閣成員會面,他們要求政府立即採取行動,讓仍被扣押在加沙的人質獲釋。有報道指,會面歷時大約三個鐘,但部分家屬不滿政府沒有任何營救計劃而提早離開。 內塔尼亞胡在會後表示,政府會不遺餘力,將人質帶回以色列,他又對有人質捱餓、缺水甚至被性侵的案件表示感到心碎,批評一些國際婦女和人權組織在這個問題上保持沉默。 美國總統拜登亦呼籲全球譴責哈馬斯在襲擊以色列期間,犯下可怕的性侵行為,強調世界不能對這種事情視而不見。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與到訪的伊朗外長阿卜杜拉希揚在莫斯科舉行會談。拉夫羅夫表示,俄伊兩國多層次溝通與交流順暢、有效,雙方將共同致力於挖掘「北-南」國際交通走廊潛力,並加大在能源領域的互利合作。他又指出,雙方已簽署關於共同應對單邊強制措施後果的聲明,以是凝聚國際社會努力,聯合反制美國及其盟國非法制裁的重要步伐。此外,伊朗總統萊希將於周四前往莫斯科, 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就伊俄間經貿、政治方面的合作舉行雙邊會談,以及討論巴勒斯坦局勢。 (BC)#俄羅斯 #伊朗 #美股
(法新社加薩走廊5日電) 以色列軍隊今天與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Hamas)在加薩走廊(Gaza Strip)南部激戰。以色列先前空中和地面攻勢導致加薩走廊北部數以十萬計居民流離失所且多數地區化為廢墟,如今擴大攻勢,出動戰車和軍隊到南部,包括第2大城甘尤尼斯(Khan Yunis)。
【彭博】-- 儘管死亡人數繼續增加且聯合國警告稱砲火轟炸下平民毫無避難之所,以色列領導人拒絕停止在加薩走廊南部的軍事活動,誓言將繼續進兵直至徹底消滅哈馬斯。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與戰時內閣其他成員的簡報會上表示,如果世界其他國家希望戰爭儘早結束,那就必須與以色列站在一起。他指責國際組織忽視了他所說的哈馬斯武裝分子在10月7日突襲期間犯下的「令人發指」的強姦罪行。「哈馬斯試圖撕裂我們,我們也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內塔尼亞胡說。他進一步提到,以色列軍隊殺死了哈馬斯半數指揮人員。「我們將戰鬥到最後一刻,直至取得壓倒性勝利」。原文標題Israel Rebuffs Calls to Halt Gaza War as Forces Move South (2)--聯合報導 Justin Sink.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2023 Bloomberg L.P.
當局表示,各國駐特區領事機構和國際組織代表辦事處有關房地產的地契續期,受制於獲得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批准為先決條件,如果沒有公署的批准,地契在期滿後不得續期。 發展局發言人表示,有關問題屬外交事權,並非特區自治事宜,特區政府處理時有自己的角色,公署亦有自己的考慮,強調兩者並不相關。如果公署不批准,即使當局決定續期,最終地契亦不會獲得延續。 發言人表示,涉及63個領事館和8個國際組織,土地大約在10塊以下,例如購置用作官邸,以及多層大廈內約100個物業。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去年6月起,要求領事機構和國際組織代表辦事處的房地產審批要求,亦適用於地契續期。局方今年5月向立法會介紹立法建議框架後,公署於7月聯絡特區政府,告知去年中已經生效的新安排,因此當局積極跟進,暫時聽不到領事機構和國際組織方面有反對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