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專業界別要求政府獨立調查6.12衝突:不要再令下一代受傷

 

請支持《眾新聞》,成為訂戶

宗教界、專業界、教育界多個組織及成員發聯署信,要求政府盡快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修訂《逃犯條例》風波引發的爭議,特別是6.12金鐘警民衝突。

發起聯署的包括: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前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會長袁天佑牧師、科大社會科學系副教授成名、明愛專上學院客座教授何芝君、演藝學院電視電影學院前院長舒琪、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高級講師陳惜姿等。發起及聯署團體包括:學術自由學者聯盟、法政匯思、杏林覺醒 、進步教師同盟、民主進步會計師、全民教育局、社工總工會等。

跨界別要求盡速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6月12日嚴重警民衝突。聯署圖片、鄭樂天攝
跨界別要求盡速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6月12日嚴重警民衝突。聯署圖片、鄭樂天攝

成名表示,希望成立由熟悉刑事案的退休大法官主持的獨立調查委員會,能夠調查:1. 為何6.12當天有數萬人在政府總部外示威;2. 6.12是如何發生,警方及示威者是否涉暴力、為何受傷,警方有否使用過分武力;3. 警方裝備、行動、決策過程是否合理、有否違規、是否有出現坊間所指的有人沒帶委任證去醫院搜證情況;4. 用暴動罪調查及起訴是否合適,為何政府一方面說大部人是和平,另一方面卻又在事發後第一時間稱暴動。

成名續說,不同意政府指現行調查機制足夠的說法,因監警會沒有調查權,要依賴警務處投訴警察課提供證據,再作出判決,出現自己人查自己人的情況。加上監警會委員多屬建制派,2018年12月的港大民調顯示,只有22%受訪者表示對監警會有信心。2009至2018年,監警會接獲數以千計的投訴,只向一位警務人員提出刑事訴訟。成名表示,政府今次應仿傚以往處理南丫海難、大埔九巴車禍、港鐵沙中線等,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深入客觀找出事件成因及問題。

陳日君表示:「我百分之一百贊成獨立調查,但不知是否成功。警察已淪為政權工具,我們很害怕,是否有客觀、公正的委員會進行調查,與民為敵的政府會如何成立。雨傘運動時已說過要有獨立調查,結果是很多個案直上法庭,有些是冤獄。」

袁天佑呼籲:「放下仇恨,停止譴責;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和研究。了解民忿,制定良策,香港重新啟航。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可多了解市民心中訴求,若政府不願意成立,就是對法治很大侮辱,令市民很失望,我們不想年輕一代再受傷。」

全民教育局代表孔令暉表示,6.12過後中學生有好多情緒,有同學考TSA時「畫花」答題紙的Barcode,在試卷寫上批評警方字句,「孩子情緒潰堤,為何扭曲青年情緒?我們要避免下一代再受傷,要用愛去關心他們。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能安慰青年情緒。」

學術自由學者聯盟成員、中文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系客席副教授蔡寶瓊希望,調查範圍能夠廣闊,包括:為何6.12會發生、為何政府偏聽一步步錯下去、政制是否封閉、是否太過行政主導令林鄭政府剛愎自用強推修例等。另外,也希望了解選舉制度如何走下去、是否可以對實施雙普選有建議,「昔日沒解決的政制事宜,令今天問題再發生。」

聯署聲明全文,歡迎團體或個人加入

盡速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
調查6月12日嚴重警民衝突

2019年6月12日就逃犯條例所引起的嚴重警民衝突, 林鄭政府贊成警方用暴動罪起訴部分示威人士, 又把調查警方濫權的責任推給投訴警察課和監警會, 從而產生了以下巨大問題:

監警會權力有限
現行的投訴制度設有兩層架構,分別是投訴警察課,以及監警會。投訴警察課屬警隊部門,負責調查, 換句話即自己人查自己人。監警會不具有調查警方濫權的權力, 只可依靠投訴警察課的報告, 判斷被投訴者是否違規。因投訴警察課是由警方人員組成, 若該課偏袒被調查者, 監警會便難以發現警察濫權。 

自己人查自己人
「警察查警察」, 調查人員容易對同袍的違規行為感到同情與體諒,加上調查者須承受某種無形壓力──今天的調查對象可能是自己將來的同組同事或上司,調查人員便容易寬鬆處理有關的調查個案。 

監警會組成偏向建制派
監警會成員全由特首委任, 自上屆特首梁振英開始, 監警會中建制派當道的情況越趨明顯。到了今屆三位副主席全都是建制派立法會議員,而泛民的立法會議員卻一位都沒有。監警會的組成出現明顯親政府的傾向,進一步削弱市民對警察投訴制度的信心。 

市民對監警會的信心極低
即使警務人員被投訴警察課判定違規,並得到監警會通過,警方向違規的警務人員採取的行動亦被批評寬鬆。自2009/2010年度至2017/2018 的九個年度內,警方只向一名警務人員, 提出刑事訴訟。

基於上述投訴警察課和監警會的結構問題,根據香港大學的調查,2018年底市民對監警會的信心淨值只有22%。假若遇上警民衝突, 投訴警察課或監警會的結論有利於警方, 就難免令市民生疑,不能平息市民的不滿, 亦不利社會的穩定。 

特別委員會徹查重大事件,行之有效
香港如果出現影響公益的重大事件,行之有效的慣例之一是設立特別委員會徹查相關事件,以免重蹈覆轍。 獨立調查委員會就曾調查南丫島撞船事故,新界大埔車禍和港鐵中線醜聞。 

有見及此,我們呼籲政府從速成立由熟悉刑事案的退休大法官主持的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612警民衝突的真相,還警方人員和示威者一個公道。調查委員會應集中調查以下幾項:為何在612會有幾萬人參與在政府總部外的示威?

612 衝突如何發生,雙方暴力及受傷的情況及,警方在衝突中是否使用過份的武力對付屬於和平的示威者、記者及其他人? 警方的裝備,行動及決策的過程是否合理,有沒有違反國際或本地的法律或守則?例如在沒有帶委任證下、進入醫院搜證拘捕等。 警方以暴動罪對部分示威人士進行調查及拘捕,是否過為嚴苛? 

我們還要求在委員會結束調查之前,律政處(司)不會對6月12日的抗議者進行起訴。法律部門還應參考委員會的調查結論, 決定是否應該起訴示威者和起訴的罪名。

~~~~~~~~~~~~~~~~~~~~~~~~~~~~~~~~~~~~~~~~~~~~~
發起團體
~~~~~~~~~~~~~~~~~~~~~~~~~~~~~~~~~~~~~~~~~~~~~
* IT Vision
* IT 呼聲
* 全民教育局
* 學術自由學者聯盟
* 專業。民主。起動
* 杏林覺醒
* 民主進步會計師
* 社工復興運動
* 社會工作者總工會
* 進步教師同盟
* 高教公民

~~~~~~~~~~~~~~~~~~~~~~~~~~~~~~~~~~~~~~~~~~~~~
聯署團體
~~~~~~~~~~~~~~~~~~~~~~~~~~~~~~~~~~~~~~~~~~~~~
1. 精算思政 2. 良心理政 3. 思言財雋
4. 保險起動 5. 藝界起動 6. 量心思政
7. 法政匯思 8. 公民社會發展資源中心. 


~~~~~~~~~~~~~~~~~~~~~~~~~~~~~~~~~~~~~~~~~~~~~
聯署發起人
~~~~~~~~~~~~~~~~~~~~~~~~~~~~~~~~~~~~~~~~~~~~~
* 伍銳明 (社會福利界選舉委員)
* 何芝君 (明愛專上學院客座教授)
* 余紀讓 (社會福利界選舉委員)
* 倫智偉 (社會福利界選舉委員)
* 卜福晨 (社會福利界選舉委員)
* 吳其彥 (資訊科技界選舉委員)
* 吳雄暉 (社會福利界選舉委員)
* 張國柱 (社會福利界選舉委員)
* 張志偉 (社會福利界選舉委員)
* 彭潔儀 (醫學界選舉委員)
* 成 名 (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
* 方景樂 (教育界選舉委員)
* 曾健超 (社會福利界選舉委員)
* 李志雄 (社會福利界選舉委員)
* 李淑儀 (會計界選舉委員)
* 李盈姿 (醫學界選舉委員)
* 林亨利 (宗教界選舉委員)
* 林韻芝 (社會福利界選舉委員)
* 梁傳孫 (社會福利界選舉委員)
* 梁志遠 (香港理工大學專任導師)
* 楊林發 (資訊科技界選舉委員)
* 王惠芬 (社會福利界選舉委員)
* 簡志偉 (社會福利界選舉委員)
* 胡露茜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前兼任講師)
* 舒 琪 (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前院長)
* 葉建忠 (社會福利界選舉委員)
* 蔡寶瓊 (香港中文大學客席副教授)
* 袁天佑 (前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會長及基督教協進會主席)
* 許麗明 (社會福利界選舉委員)
* 邢福增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授)
* 邱智堅 (資訊科技界選舉委員)
* 邱祖淇 (資訊科技界選舉委員)
* 郭乃弘 (基督教協進會前總幹事)
* 鄭漢文 (高等教育界選舉委員)
* 鄭耀彤 (社會福利界選舉委員)
* 關德華 (資訊科技界選舉委員)
* 陳家明 (高等教育界選舉委員)
* 陳建勇 (工程界選舉委員)
* 陳惜姿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高級講師)
* 陳日君樞機 (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
* 陳耿廸 (會計界選舉委員)
* 陳芷瑋 (社會福利界選舉委員)
* 馮德華 (教育界選舉委員)
* 麥潤培 (社會福利界選舉委員)
* 麥詠天 (社會福利界選舉委員)
* 黃健菁 (會計界選舉委員)
* 黃旭熙 (社會福利界選舉委員)
* 龔立人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