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建築公共藝賞

油街實現項目的草皮凳。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香港近年出現了不少另類藝術空間,像K11號稱全球第一個融合藝術、人文和自然的品牌,做得有聲有色,特別是尖沙嘴的購物中心和展覽場地,在寸土尺金的香港市中心地段顯得相當矜貴。不過,藝術空間也不一定要耗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擠得出來。 「公共藝術」的定義最簡單就是字面意思--在公共空間、讓公共參與的藝術。當然如何界定「藝術」就是另一回事了。 有人認為所謂公共藝術不過是在公眾地方擺放個雕像掛一幅畫,裝飾性強於一切。儘管如此,藝術品值得欣賞之處部分來自其裝飾性,能美化市容也是功能之一。不過,假如藝術家能因應環境因素,了解當地文化特質與人民生活面貌,通過創作喚起人民對環境、歷史、生活和個人關係的思考,那就更有意義。正因公共藝術的定義較闊,我們很難斷定香港大概甚麼時候開始,如以政府政策作指標,一九九九年由當時的臨時區域市政局牽頭的「公共藝術計畫」可算是起點。今天,政府、私人機構等投入公共藝術的資源雖比以前多,但藝術家要全身投入、盡情發揮,恐怕也不容易。 「雖然現在香港也有不少地產發展商願意在項目里騰出多點空間給公共藝術,但畢竟有太多的限制和商業考慮,在商言商無可厚非;為了兩全其美,我們幾個同學在四年前成立了一個工作室做自己喜歡的項目。」「近建築研究舍」由四個香港大學建築系的同班同學組成,包括接受訪問的葉健倫和楊理崇。日間在建築師樓工作,公餘時間出錢出力投入公共藝術。「就像有人的興趣是音樂,我們的興趣就是探討公共藝術。」 根據他們的解釋,「近建築」就是與建築相關或在現代建築中未被廣泛正視為建築的事物或媒體,當中包括空間營造、裝置、工藝、視藝、影像、情境和建築本身的各種媒介的研究、創造及感知運用。成立以來,他們參加了多個公共藝術的項目,場地和條件雖然不一樣,但都是以香港特色的本土元素作為設計的主體,包括目前在K11舉行的《築•聽•覺》展覽中的作品《竹•光•感》。 「竹是香港常見的植物,也經常被用作其他實際用途,例如晾衣服的衣裳竹、蓋樓裝修的竹棚,我們習以為常,甚至有些厭惡,可是外國人就覺得很不可思議,而且竹很環保,搭棚師傅每次拆掉後都會循環再用。」《竹•光•感》所用的竹子都是真的,幾位建築師把每一根都處理過後鋸成不同段落,通過竹身的環狀空隙部分透出燈光,竹子底部裝有感應器,兩排竹子裝置在K11館內一條通道兩旁,觀眾經過時燈光會自動調節,燈柱會一根一根逐漸變暗,音響同時傳出陣陣鼓聲。這件互動裝置作品是對香港城市中心日漸消失、對自然環境的一個回應。 對香港自然環境或舊建築物逐漸消逝的感觸以及環保意識,貫穿「近建築」的作品。二○一三年參與油街實現的作品《綠息•生活》就是一張草皮凳,在二級歷史建築物里鋪上草皮,像草地也像很大的凳,供市民休息;在觀塘天橋底,他們的物料是果欄運貨的卡板,這些卡板其實非常耐用,但運輸工人卸貨後就大都會丟掉,他們把卡板製成適合不同坐姿臥姿的椅,他們形容椅子像漣漪,我倒是覺得遠看像一條蜿蜒的蛇,靈巧地以各種方式排列配合活動需要。 「近建築」的作品大都是兼具環保和實用性,其實有些頗有商品化的潛力,如竹子燈,不過兩位負責人似乎並沒有把作品的商業潛力看得太重:「在香港搞公共藝術是不可能賺錢的,而且有了商業成分事情就會變質。目前研究室的狀態比較配合我們的需要。」那麼,作為專業建築師,有否希望一天能夠在日常工作範圍內實現自己的公共藝術理念?葉健倫和楊理崇都覺得有點困難:「每一個地方的條件不一樣,像香港的建築有高度限制,有些設計理念是無法實現。」 楊理崇則表示十分欣賞能夠融合藝術感和實用性的建築,特別是一些所謂令人生厭的地方:「像著名建築師Erick van Egeraat在丹麥設計的一座焚化爐,設計大膽而實用,令人對焚化爐的印象完全改觀。又例如香港和合石火葬場的新庭園設計,回歸到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和生死的定律,這些都是我非常欣賞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