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水解不了近渴 中美使出渾身解數恐難破晶片短缺困局

【彭博】-- 全球晶片短缺隱然已是國家安全的問題,美國、中國和其他國家都在全力出招,以期不在這場競賽中敗下陣來。但由於以競爭取代合作的心態,全面解決這個問題可能需要不短的時間。

從日本東京到美國底特律的汽車製造商都在大幅減產。貨架上越發難覓PlayStation的身影。此外,液晶顯示面板、電視、筆記型電腦及汽車、飛機和高端冰箱等產品所需的必要組件成本上漲。它們背後有一個共同點:全球半導體供應驟然短缺且急劇惡化。

疫情造成居家人口大增,帶動相關需求。寬帶供應商在訂購互聯網路由器時據悉得到的訂單等候時間是以前的兩倍多。此外,華為和一些中國公司則是為了應對美國可能的制裁,也加緊囤貨,更使情勢雪上加霜。

美國總統拜登的最高經濟和國家安全顧問周一將接待十多家公司的執行長,探討包括全球半導體短缺在内的問題。拜登此前的行政令尋求結束美國在關鍵產品方面對中國和其他對手國的依賴,呼籲國會通過立法資助晶片研究與開發,并且已經開始了對半導體在内的供應鏈進行爲期100天的審查。

據CNBC報道,拜登政府也正在考慮是否要求供應鏈基於假設情形進行壓力測試,並建議建立某些關鍵物品的庫存。

美國奮起直追

拜登推出總規模高達2.25萬億美元「美國就業計畫」,在國內半導體製造上投入500億美元。英特爾也宣布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畫,希望通過斥巨資興建新工廠並創立晶圓代工業務為其他公司製造晶片,以便重新獲得在晶片製造領域的領先優勢。

但彭博專欄作家Brooke Sutherland和Tae Kim指出,美國的晶片供應鏈殘破不堪,不是光砸錢就可以解決。畢竟美國要打造全新的半導體產能需要幾年的時間,拜登政府目前能做的和想做的之間有不小的落差。

中國在最新五年規劃中承諾增加投入,推動高端晶片和人工智能研究,描繪了一幅旨在與美國爭奪全球影響力的技術藍圖。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說,要「在關鍵核心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包括高端半導體、作業系統、計算機處理器和雲計算。這些領域目前由美國公司把持。

北京希望確保自己的晶片製造商可以與英特爾和台積電之類的公司一爭高下。這包括對硅設計軟件和所謂的第三代晶片製造給予了新的重視,它們是北京實現技術自主自強的兩個關鍵領域。這可謂關係到了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未來。

中國緩不濟急

中國固然是世界工廠,但要解決當前晶片供應短缺的問題,中國短期內幫不上忙。彭博專欄作家Anjani Trivedi一言以蔽之:中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主要角色仍然只是組裝者和集成者。

Trivedi表示,中國的半導體行業有許多短板,包括自給率仍低:它出口了價值約1000億美元的晶片,但進口晶片超過3000億美元。中國要建立晶圓廠和生產線需要進口設備。去年,137億美元的半導體設備來自海外,比前一年成長了30%。此外,比起台積電和三星電子等全球龍頭,中芯國際等中國公司的技術落後幾代之多。

(新增延伸閱讀和視頻內容)

For more articles like this, please visit us at bloomberg.com

Subscribe now to stay ahead with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news source.

©2021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