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騰華冀聚電影人 加碼資助拍中型片

邱騰華表示,當局資助首要目的不是要賺錢,而是輔助本地電影業發展。

【星島日報報道】電影業是本港八大創意產業中的重要一項,新一份《施政報告》向「電影發展基金」注資十億元,當中「首部劇情電影計畫」得獎名額倍增、「電影製作融資計畫」的製作上限亦增至五六千萬元,助開拍中型電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接受訪問時表示,近年港產片及影院數目從谷底回升,業界認為「香港仲有得做」。他認為,上述兩項計畫是推動人才培訓的好工具,並培養新人從「零的突破」逐步擴展市場,填補本地中型電影製作的缺口。 「國內電影市場龐大,許多香港導演或製作人都到內地發展,香港電影業是否無得做?」商經局局長邱騰華每次與本地電影工作者傾談時,都會向對方拋出此問題,他察覺到,許多業界人士仍心繫香港,「他們覺得本地電影業仍有可為,香港電影業仲有得做。」 邱騰華指出,香港電影業曾經歷低迷時期,但近來無論影院數目、銀幕數字都正回升,明年起全港十八區均設有戲院,影院數目由四十七間升至五十三間,「香港電影正回來了!」他說,創意產業同樣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一大動力,政府分析形勢後,決定向電影發展基金注資十億元,並加碼資助基金下的兩個計畫。 電影發展基金將從四大方向助香港電影發展,包括人才培訓、提升港產片製作、拓展市場及建立觀眾群。基金下的「首部劇情電影計畫」將增加獲獎名額,由現時每年三個倍增至六個,同時將資助額增加約百分之五十。當中,大專組資助額由三百二十五萬元增至五百萬元,專業組資助額則由五百五十萬元增至八百萬元。 邱騰華指出,計畫在業界贏得良好口碑,是成功推動人才培訓的好工具,作品如《點五步》等都能「叫座」,「最重要是開到戲,作零的突破!」他說香港電影人才散落不同地方,主因香港未能開拍電影,寫好了的劇本亦放在一旁,深信增加開拍電影數量,就可重新聚集人才,因此「首劇」決定增加獲獎及資助名額。 另一基金下的「電影製作融資計畫」,由政府出資與電影業界合作拍片,協助新晉導演在成功踏出第一步後,逐步擴展市場。邱騰華說,過去作品製作預算上限為二千五百萬元,由於現時電影製作成本增加,令很多中型製作被拒諸門外,於是政府回應業界,調整上限至五六千萬元,資助額上限則由六百萬元增至九百萬元。他期望,融資計畫加碼可推動電影製作在貼近市場的環境發展,並填補現時本地市場在中型電影製作的缺口。 邱騰華強調,票房並非唯一指標,政府資助首要目的亦不是要賺錢,而是輔助本地電影業發展。邱騰華補充,電影發展基金同樣協助港產片拓展市場及觀眾群,包括東南亞及大灣區市場。他說東南亞電影業蓬勃,會進行許多後期製作,而香港近來與東盟的貿易關係愈來愈密切,至於大灣區則有粵語觀眾群。邱騰華認為港產中型電影作品在這兩大市場存在優勢,有助成本控制及作市場推廣。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