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例過繼玉皇大帝 父母起名皇發

星島日報相片

【星島日報報道】劉皇發於一九三六年生於屯門龍鼓灘村,父母養豬種菜為生,是家中獨子,出身並不富裕。 三十年代的龍鼓灘村,是偏僻得連路都沒有的村落,對外交通只有翻山越嶺走約三個多小時到青山舊墟,又或乘舢舨往青山墟市。因此劉皇發自小便隨父母留在屯門務農為生。 據劉皇發言論集《為誰風露立中宵》提到,劉皇發按族譜本命名為「錫平」,但因為鄉村習慣,劉父母將兒子過繼了給玉皇大帝,希望他日後能「發達立品,榮神益人」,故正名為皇發, 祈願他長大後有皇者氣度,發達而不忘本。 柴米做學費入讀小學 劉母伍英出身於廣州西關的官宦人家,知書識禮,故對兒女教育十分 緊。劉母當時就以每月十斤米及十斤柴做學費,把兒子送到知行小學學習,在農村而言是非常罕見的事。當時劉皇發是學校內最年幼的學生。而少年劉皇發的老師,就是現在全國政協委員簡松年的父親簡幹文。 父經營街渡生計改善 劉皇發在靈山中學唸完初中後幫父母耕田,後來劉父投得街渡生意經營,劉家生計漸得改善。劉家當時營運海上運輸生意,來往龍鼓灘、屯門新墟及西環碼頭,劉皇發割了禾後就乘船到西環薄扶林牛奶公司的牛場售賣。劉皇發又曾任職九廣鐵路,替路軌枕木上漆。到他當選龍鼓灘村代表後,劉皇發才改為到元朗合益街開設合發雜貨鋪。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