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老有所醫:生物符號醫學角度看「冠心病」

生物符號醫學(Biosemiotic Medicine 2016)採用了生物符號學臨床思維模型,這個身心融合模型中的一切都是物質的(硬件/生物醫學 1700s),也關乎腦神經狀態(軟件/信號醫學)。正常人分類學、分類專業習。正向人分類學、融合習。

從生物醫學分類角度看,胸口痛病人可以是情緒抑鬱焦慮、心臟血管、肺膜、肋骨胸肌神經發炎等等。不少人視壓力為正常,提高工作生產力有好處,化為潛意識細胞全身長期發炎培養百病。時間專注工作及放工肢體運動釋壓建身形養生。胸痛認為小事,得閒死唔得閒病,自行吃藥止痛或靜觀自愈;潛意識分類習慣認定,懷疑身軀大病或會死才得閒找醫生修理。等更痛更多負情緒才驅動尋醫行為,自動單向順思當局者迷,擔心「最緊要唔係心臟病」,直覺行為要求醫生轉介找心臟專科處理,血管唔靚感觀未達標想做定心手術,冠心醫學美容術(coronary cosmetology)一詞形容一種醫療風俗習慣。蘇軾說:「物先腐而後蟲生;人必先疑而後讒入之。」病態社會消費者世俗蒙塵疑心重,諗心臟病為目標而慣選醫病產業商品,感情用事有自由。

醫學分類研究有必要,卻自動暗中令人們誇大跨類別邊界的差異而標籤定型。為了將物質再分類去研究大眾風險而隨心意假設有重要性的門檻定義,可令心虛的病人感覺實在而定心,以訛傳訛變為臨床決策醫治個人的標準。生物符號醫學打破框架,身心合一反思,知道醫學證明心血管變化,幕後是神經線信號系統符號病引致全身血管發炎。訓練人們新習慣,任何感覺身體不適(符號),先自省確認百分百關乎神經線路信號系統,未有疾病診斷已開始慢呼吸安神為自己細胞消炎治病;再冥想定志主要向醫生學習如何自愈原因,留給醫生思考治療過程或轉介專科治療效果。神經信號是身軀病幕後主腦隱形兇手,心臟器官變化只是殺死自己主腦而在解剖室驗屍場所眼見的台前兇器。

張錦暉醫生,研究生物符號醫學、大腦可塑性、深度個人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