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3個原因,兒童染Omicron後比大人更容易變病毒傳播者

新冠病毒變種到Omicron,似乎兒童被感染的病例增加了,其實國際間並沒有證據顯示Omicron比前面幾種毒容易傳染給兒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兒童感染了Omicron之後,可能比大人更具傳播力。

包括南非、英國、美國、加拿大,兒童感染Omicron住院的病例數皆創下疫情以來的新高。美國疾管局CDC數據顯示,截至18日為止,染疫兒童新增住院率在平均一周內增加了66%,引起家長憂心。不過專家指出,住院並不代表兒童的病情相對嚴重。根據臨床數據,英美兩國兒童感染Omicron的重病機率相對低。

兒童Omicron確診數為何增加?

除了歐美非各國,中國和香港的兒童染疫人數也大幅上升。近日中國天津的確診病例中,中小學生佔了7成。香港中文大學公衛專家陳英凝接受《南華早報》訪問表示,目前尚無證據顯示Omicron比其他病毒株更容易找上兒童。兒童染疫數激增,主要是因為未接種疫苗、以及校園群聚。「這和兒童的人際互動有很大的關係,尤其是在學校。」

兒童呼吸道狹窄腫脹 症狀明顯、更易傳播

Omicron病毒因為繁殖快,且病毒量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因此症狀大多是上呼吸道的症狀,而之前的Alpha和Delta主要感染深及肺部,症狀多是肺部受損的症狀。前臺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指出,孩童因為呼吸道比大人狹窄,一旦感染,發炎腫脹,就會出現較明顯的上呼吸道症狀,例如咳嗽、打噴嚏等現象都更容易傳播,加上孩童在校不容易保持社交距離、行動上也比較難要求隨時洗手消毒、或是不觸碰身邊物品,因此在群體間更容易傳染。「但這並不代表Omicron比較容易感染兒童,」他說。

英美等國和香港,都已經開放5~11歲的孩子接種疫苗,但5歲以下的兒童仍無法透過疫苗獲得保護力,一旦染疫,體內病毒量無法很快下降,無形也加大傳播的可能性。

因此,沒打疫苗、經常沒有保持社交距離及上呼吸道狹窄,這3個原因讓小孩子比大人更容易傳播Omicron病毒。愈來愈多醫療專家呼籲,家長要多注意孩子的狀況,一旦出現感冒症狀,最保險的做法是接受檢測。

(年紀較小的孩童尚接種疫苗,加上在校不容易保持社交距離,染疫機率大增,同時也容易傳播病毒。圖片來源 / pexels)

兒童感染Omicron的症狀

世界衛生組織(WHO)引用研究證實,Omicron主要影響上呼吸道,因此染疫症狀相較其他變異株會更輕微。英國和南非兩國的研究也顯示,兒童染疫後多數是無症狀或類感冒的輕微症狀,較少出現重症。

綜合各國醫療專家的臨床觀察,未成年孩童感染Omicron,最常見的症狀有:

1.發燒

2.鼻塞、流鼻水

3.喉嚨痛與癢

4.身體部位疼痛(如:下背疼痛)

5.乾咳

5歲以下兒童感染 Omicron,有哪些風險?

1.哮吼

美國醫療專家發現,5歲以下的孩童感染Omicron容易出現哮吼(croup),症狀包括吸氣性喘鳴,講話、咳嗽或哭泣呼吸時,會發出如狗吠的沙啞聲響。小兒哮吼會使喉頭、氣管、支氣管腫脹,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導致氣管痙攣等症狀。

2.支氣管發炎

加拿大小兒感染科醫師帕潘柏格(Jesse Papenburg)也提醒, 1歲以下的嬰幼兒感染Omicron產生的分泌物,容易堵住下呼吸道,造成支氣管發炎,增加感染風險。

3.其他器官的發炎

美國疾管局統計,多數住院的染疫兒童沒打過疫苗,而12歲以上未打疫苗者染疫住院的機率,比完整接種者高出10倍。由於5歲以下的兒童尚未有合適的疫苗,小兒科醫師指出,這些兒童染疫後有較高的機率罹患「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造成體內器官嚴重的發炎,包括心臟、肺部、腎臟、大腦、皮膚、眼睛和消化道。所幸及時治療後多半能痊癒。

4.慢性疾病

加州小兒感染科醫師艾爾朵瓦地(Grace M. Aldrovandi)提醒,1歲以下罹患神經性、免疫系統和呼吸道等慢性病的幼童一旦染疫,發展重症的機率相對高,家長要格外注意。

資料來源:South Morning China PostNew ScientistNew York TimesGlobal News

延伸閱讀:

第三劑疫苗怎麼選?莫德納、BNT副作用+保護力一表看懂

新冠肺炎症狀比較表》Delta、Omicron症狀跟感冒怎麼分?

別被「輕症」騙了 Omicron的輕症並不真的「輕」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