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山下荷里活——名筆論語(曾肇弘)

早前逝世的電影大亨鄒文懷,由他掌舵的嘉禾電影公司,不但叱咤本地影壇,更成功開拓國際市場。

【星島日報報道】(作者曾肇弘,中文系畢業,遊走於城市的大街小巷,沐浴於文學與電影之間,在科技年代努力尋找前人的足迹。電郵:ericwstsang@yahoo.com.hk。) 電影大亨鄒文懷逝世,使我想起之前很想看看嘉禾片場的舊址,卻一直沒有坐言起行,於是趁星期天的下午,便搭車來到了鑽石山。 離開了港鐵站,從南蓮園池旁的斧山道往山上走,不久便見到瓊東街的路牌,轉入去,路的盡頭便是片場舊址,但一般人也習慣將它歸入斧山道範圍。那里昔日四周全是荒山野嶺,寧靜的環境正好適合現場收音拍片。到了今天,片場已改建為居屋嘉峰臺,仍然保持一派幽靜,但再也找不到半點有關電影的痕迹了。 細說從頭,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這片地方已經開闢為製片廠,之後四十多年來屢經易手,當中的起落變遷也充滿傳奇色彩,值得詳談。最初,片場是屬於戰後崛起的永華影業公司,老闆李祖永是家財萬貫的世家子弟,在內地時曾任教大學,又替國民政府印製鈔票,很不簡單。南來香港後,李祖永開始沾手電影業,拉攏知名製片家張善琨成立永華,雄心萬丈欲發展為影業巨擘,誰料一剎那光輝過後,卻旋即殞落。 永華原先租借九龍塘界限街的農地作為片場,拍攝了《國魂》與《清宮秘史》兩部史詩式大製作。然而,一九四九年後,永華頓失內地的龐大市場,不善經營的李祖永竟以片場抵押借貸。禍不單行,接着片場又遇上火災,所有電影底片統統付之一炬。而片場用地又被收回興建住宅,永華只好在東九龍斧山道一帶覓地興建新片場。可是片場尚未竣工,永華就因無力償還貸款,於是由最大債權人國泰機構接管片場抵債。永華結業不到數年,李祖永亦鬱鬱而終。 雖然如此,這座於一九五六年落成的新片場,仍然稱作「永華片場」,佔地十五萬多方呎,設有兩座攝影棚,可以容納四組戲同時拍攝,當時號稱「遠東最大製片廠」。後來對手邵氏也不甘後人,在西貢興建更大的影城,而左派「長鳳新」亦建立了清水灣電影製片廠。新片場的成立,正好配合國泰主腦陸運濤的鴻圖大計。他從新加坡來港,改組電懋公司,目的是要模仿荷里活「一條龍」的片廠制度,除了原來的發行工作,還大舉投資拍片,而片場就成了重要的生產基地。全盛時期的電懋星光熠熠,《曼波女郎》、《四千金》、《野玫瑰之戀》、《南北和》、《星星.月亮.太陽》……至今仍是資深影迷津津樂道的名作。 值得一提的是,當永華片場落成不久,一家叫「亞洲」的電影公司也在附近興建片場。這家電影公司與亞洲出版社,同樣是由報人出身的張國興領導,背後實際是依靠美國的經濟援助,可謂冷戰時期「綠背文化」的產物。亞洲公司一共拍了九部電影便停產,之後就將片場交予電懋拍片。 不過,上天並沒有眷顧電懋。一九六四年陸運濤於台灣空難喪生,失去了靈魂人物,電懋從此一蹶不振,一九七〇年更撤出香港的製片業務,之後將片場轉交剛成立的嘉禾經營。嘉禾的創辦人鄒文懷、何冠昌、梁風,皆是來自邵氏的重臣。他們自立門戶時,相信都已經衡量過嘉禾與邵氏之間實力懸殊,既然無法像對方擁有豐厚資源和固定班底,倒不如採取較彈性、靈活的外判或合作制度。另一方面,嘉禾亦成功網羅了李小龍、許氏兄弟、成龍、洪金寶、元彪等一班巨星,拍出揚威海外的代表作,這些都已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了。 雖然上世紀七十年代中葉以後,港產片已逐漸採用實景拍攝,傳統片場的作用無疑減少了,但始終有很重要的象徵意義。事實上,嘉禾也是在政府收回片場,又未能投得將軍澳地皮之後,千禧年初黯然宣布退出製片業務。 從斧山道沿路折返,近大老山隧道入口及志蓮淨苑一帶,前身也是著名大觀片場的所在地。大觀是戰前香港四大電影公司之一,由美籍華僑趙樹燊創辦,他的太太麗兒也是著名影星。戰後,大觀將片場由土瓜灣搬到鑽石山,除了拍攝公司旗下出品的粵語片之外,也租予中聯、邵氏等其他公司拍片。後來大觀公司停產,片場曾改名鑽石、香港片場,一九六八年被經營電影公司及戲院的關氏兄弟買入,改稱「堅成片場」,拍過不少國、粵語片,以至早期無線、亞視的一些電視劇。直至一九八八年政府收地才結業,當時有電影雜誌更特別為此作專題報道。 正因為片場雲集,往昔鑽石山不難尋覓星蹤。喬宏、王萊等影人就曾居於附近的大磡村,李翰祥據說很喜歡光顧村內賣擔擔麵的小店……大磡村清拆後,僅餘下喬宏一家住過的石屋被保存下來,未知將來的用途,但永華和大觀片場就永遠成為歷史,只能夠從舊電影里緬懷了。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不禁聯想到陳果多年前在大磡村拍攝的《香港有個荷里活》,片名諷刺得真好。今天鑽石山下的「荷里活」不過是尋常的大商場,有誰還會記得那些曾經締造香港電影光輝歲月的夢工場呢?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