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上半年純利大減近76%
長城汽車(2333.HK)昨收市後公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上半年營業總收入按年升12.6%,至699.71億元(人民幣.下同),惟純利按年大減75.7%,至13.61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純利按年仍挫63.6%,至7.49億元。毛利率按年跌1.53個百分點,至16.85%。基本每股盈利0.16元,連續兩年不派中期息。
海外銷12萬輛新高
公司解釋,業績波動除因滙率收益減少外,主要由於公司深化向新能源及智能化轉型,帶來產品結構調整。基於今年新產品上市,公司加大品牌及渠道建設投入,同時堅持在新能源及智能化領域的研發投入。事實上,長汽上半年銷售費用按年大增46.8%,至32.53億元,其研發費用亦升10.5%,錄35.09億元。
期內,上半年銷量及產量分別為51.88萬輛及52.52萬輛,按年多1.2%及少2.3%。單計新能源汽車,上半年銷量89555輛,增49.34%。期內,海外銷售創新高錄12.33萬輛,大增80.2%。
展望未來,長汽指國際政治與經濟風險依然存在,且新能源市場份額進一步增長,燃油車份額受擠壓,市場將加速向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網聯化等。公司會加速在歐洲、東盟、拉美、中東、澳洲、南非等實現全球化戰略布局。
此外,長汽將加強新能源轉型,聚焦新能源主價格、主級別市場與大眾造型,打造明星產品以搶奪市場銷量。
另外,去年上任的長汽總經理穆峰日前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時表示,「長城汽車儘管沒有成為向新能源轉型的頭部車企,但是我們願意今年迅速把各品牌的產品線補齊。」
開啟智能化轉型
穆峰稱,2023年是長汽開啟智能化轉型的元年,指長汽用了3年時間完成了向電動化的整體轉型,還需要2至3年時間完成向智能化全面轉型。
同時,穆峰提到「不要把當前車企掀起的價格戰看作『卷』(內地用語,指同行間的激烈競爭),實際上是變革」。他以手機由功能手機過渡至智能手機為例,指不同行業都在比併價格、性能、品質,任何產業發生巨大變革時都會出現該情況。
他續說,行業轉型不結束,車企價格戰就不會結束,並相信沒有車企會基於內部成本定價,一定會基於競爭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