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沛然不嘩眾取寵「實際做野就夠」

陳沛然表示,醫生業界正是想要一個不嘩眾取寵的代表。

【星島日報報道】政治兩極化、立場先行似乎成為了常態,立法會議員當然不能倖免,立法會醫學界新丁議員陳沛然接受本報訪問時卻指,他談政治議題,如「一地兩檢」,在業界只換來極低點擊率,證明醫生業界正是想要一個不嘩眾取寵的代表。陳沛然說,立法會不能制訂政策或增加撥款,認同在議會內可做的事不多,但他透過質詢及與政府互動,成功解決了醫管局轄下醫院竟沒有乙型肝炎抗病毒藥的問題,希望在四年任期內,對處理現時公營醫療問題有一套完整論述。 經過一年議會生涯,陳沛然滿意自己成績,亦自信業界滿意他的工作,因為醫生界別正是想要一個不高調的代表,「唔使好嘩眾取寵,實實際際咁做野,回應訴求就夠」,直言目標是四年「不分邊」,泛民、建制都不加入。他認同議員能做的事不多,「監察政府?咪望住佢囉。要批財政開支?咪按制支持」,但空間有限,不代表完全沒事可做。 他指因為議員身分,與政府當局不斷「切磋」,揭發了醫療體系內不為人知的問題,如急性肝衰竭病人鄧桂思兩度換肝,聯合院方被揭發漏處方乙型肝炎藥,本身是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的陳沛然卻發現,不開乙型肝炎藥物其實是業界常態,醫管局轄下有一整所醫院,以及衞生署轄下的皮膚科診所根本沒有乙型肝炎抗病毒藥,「你一方面話佢唔開藥係錯,但另一方面喺你旗下嘅醫院,成所醫院無藥」,他寫信質詢政府,結果兩個月內解決問題。 公營醫療體系問題不少,陳沛然希望在四年任期內,能對處理現時公營醫療各種問題有一套完整論述,包括如何解決急症室爆滿問題。他指,出任議員後,拿到政府數字,就會發現政府使用增加急症收費的方法,望減低急症室使用量,只是個美麗誤會。他解釋,急症室對上一次加收費是○二年,當時的數據顯示,非急症求診人數在加費後由十萬人次減至約五萬,並維持多年,惟每年急症室有逾二百萬人次求診,危急病人並不理會價錢,能夠縮減的只有非急症的數萬病人,「但仍然有二百萬人會去急症室」。 特首林鄭月娥一上任就巡醫院,表明在資源上可加碼支持醫管局。但陳沛然亦相信,只是「加人加錢」未必能解決公營醫療問題,強調政府撥款予醫管局應有穩定增長,因本港人口不斷增加和老化,但他觀察到政府回歸後曾兩次削減醫管局撥款,其中一次是○三年沙士,「經濟有赤字,認同要共渡時艱」,但另一次則是近三年受到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提出的「0-1-1」削減開支方案影響,雖然事後政府已撥回資源予醫管局,但若不處理好醫管局資源分配不均問題,急症室爆滿仍會集中在數所醫院,若不處理這些「壓力位」,急症室爆滿問題始終會發生。

睇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