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需要甚麼?

【星島日報報道】二○○八年,鞋商TOMS做過一項調查,調查指出,從一九八○年到二○○○年之間的二十年,非洲紡織製造業就業人口衰退達百分之五十,而元兇正是富裕國家的好心捐贈。 由TOMS來做這個調查有些諷刺,因為它正是「買一捐一」的發起者,凡顧客購買一對鞋子,TOMS便捐出一對鞋子去非洲。多年來,除了新鞋子,亦有大量二手物資源源不斷送往非洲。文明國家對非洲的資助,除了物資,還有醫療,充滿愛心的醫護人員以去非洲國家救死扶傷為榮。 大約沒有人想到,愛,有時候不一定被對方接受,不適合的愛,甚至可以帶來傷害。這些醫療和物資的援助,反而被受援助國家所拒絕,「東非國協」(EAC)甚至希望通過「反二手衣物法」。 想像一下,當你可以得到免費的衣物、鞋子,你還願意掏錢購買哪怕再便宜的貨品嗎?當非洲人不再購買非洲產品,當地的製造業就會萎縮,失業人口也就居高不下。 此外,一個義務去非洲工作的醫護人員,出診十天的交通、食宿開支,足以用來培訓、招用當地的醫護人員。而只有培訓出當地自己的醫護人員,才能長遠解決當地的醫療問題。 「授人魚,不如授人漁」,捐助物資和醫療給非洲,是授人以魚,剝奪了他們自己捕魚的機會和能力。相信所有捐贈者都是抱 善意和愛心去援助非洲人,只是,你的愛是不是合適,你愛的方式是不是合適,別人需不需要這樣的愛呢?非洲人需要甚麼?是源源不絕的物質捐助,還是重振當地製造業,提高就業需要,盡可能自給自足? 高慧然 專欄